[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8537.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康洪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绿景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制备 再生 骨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建筑垃圾预破碎、预筛分得到废固体物料,将废固体物料初次破碎,并经分选除杂和振动筛分得到再生骨料初品和碎料,对再生骨料初品进行二次破碎与振动筛分得到二级物料和碎料;将二级物料装入密闭容器,通入水蒸汽进行加热后,经研磨、筛分及风选得到粗再生骨料和细再生骨料。该方法便于对再生骨料表面平滑处以及凹陷处的水泥砂浆进行去除,从而提升再生骨料表面水泥砂浆的整体去除率;使用水蒸汽进行加热的热量扩散效果好,且不存在后续污水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许多城乡建筑被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给我国的环保事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天然砂石,我国天然砂石骨料资源日益匮乏。如果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还能够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
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回收方案主要是将建筑垃圾分级破碎、筛分,生产出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砂石骨料的再生骨料。与天然砂石骨料相比,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而水泥砂浆的强度较低、孔隙率大且棱角众多,降低再生骨料的强度的同时,也使得使用过程中再生骨料的空隙率和吸水率比天然砂石骨料要大,从而影响到再生骨料实际应用后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公布号为CN10856985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主要步骤为:将建筑垃圾经预处理、滚动筛得到废固体物料和废渣土,对废固体物料进行除杂,再将除杂后的废固体物料多次经破碎、磁选、筛分得到粒径30mm以下的物料,接着将物料再破碎,除去表面的包裹物,经球磨机打磨处理后再筛分以得到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该方法通过球磨机对物料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可减少再生骨料表面包覆的水泥砂浆数量,并使得再生骨料形状更为规则。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球磨机主要是通过钢球对再生骨料的冲击研磨过程起到去除水泥砂浆的作用,但再生骨料的表面通常凹凸不平,这种方法对再生骨料表面棱角凸出处的水泥砂浆去除效果较好;对于再生骨料表面平滑处甚至凹陷处的水泥砂浆,则主要是利用钢球的冲击作用进行去除,而水泥砂浆与再生骨料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强,使得钢球冲击去除的效果不佳;这就使得再生骨料去除水泥砂浆的整体效果并不太好,虽然也可以通过增加球磨机对再生骨料的研磨时间来提升水泥砂浆的去除效果,却可能因钢球冲击研磨时间过长而使再生骨料内部产生裂纹,降低再生骨料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该方法便于对再生骨料表面平滑处以及凹陷处的水泥砂浆进行去除,从而提升再生骨料表面水泥砂浆的整体去除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建筑垃圾进行预破碎和预筛分,除去钢筋、木料、玻璃、塑料和电线杂物,得到粒径200mm以下的废固体物料;
S2:使用破碎机对废固体物料进行初次破碎,得到粒径40mm以下的初级物料;
S3:对初级物料进行分选除杂,清除废铁、木料、玻璃和塑料杂物;对除杂后的初级物料进行振动筛分,得到粒径5-40mm的再生骨料初品和粒径5mm以下的碎料;
S4:对再生骨料初品进行二次破碎与振动筛分,得到粒径5-25mm的二级物料和粒径5mm以下的碎料;
S5:将二级物料装入密闭容器,通入水蒸汽至温度达190-200℃,对二级物料进行恒温加热;
S6:将加热后的二级物料经球磨机研磨,再经过振动筛筛分及风选工艺,得到粒径5-25mm的粗再生骨料和粒径0.15-5mm的细再生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绿景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绿景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