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UO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740.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孟洋洋;李梅;纪文静;李文龙;陈刘元;张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uo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UO2的方法,首先是将U3O8和NH4HF2粉末充分混合均匀放置在坩埚底部,然后将LiCl‑KCl盐铺盖在粉末上方,加热到500℃使盐熔化并保温3h,待U3O8充分反应溶解后,以钼片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Ag/AgCl为参比电极,使用‑0.8v(vs Ag/AgCl)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UO2,通过ICP‑AES分析计算电解8小时铀酰离子的提取率达到98.5%。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通过熔盐电解的方法使氧化铀纯化制备UO2;另一方面在反应溶解过程中产生HF气体可以和氧离子结合,以生成水蒸汽的形式去除熔盐中的氧离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核能开发领域,涉及乏燃料干法后处理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备UO2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之一,而快堆乏燃料具有高燃耗、高辐照、高钚含量等特点,传统的湿法后处理技术很难满足快堆核燃料循环的需要,而以熔盐为介质的干法后处理技术具有耐高温、辐照稳定性好和放射性废物少等优点,所以对于乏燃料后处理,干法后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未来快堆核燃料循环是一个关键技术选择。
氧化物燃料是目前主流的核燃料,与金属燃料相比具有熔点高、热稳定好、辐照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对于氧化物乏燃料的后处理,首端处理的目的是将乏燃料与包壳材料分离。近年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采用高温氧化法分离乏燃料和包壳材料。高温氧化法是将乏燃料元件在空气、氧气或氮氧化物等氧化气氛下,通过高温煅烧将UO2芯块氧化后体积会有36%的增加而形成体积膨胀力的特性破坏包壳,使包壳与芯块分离,同时实现3H、85Kr/Xe、14C、129I、Cs、Ru和Tc等裂变元素以气体形式去除,在氧化过程中UO2芯块主要转变为U3O8粉末。
U3O8很难溶解在氯化物熔盐体系,为了解决氧化铀在氯化物熔盐中的溶解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原子反应堆研究所开发的DDP(dimitrovgrad dry process)流程用于金属氧化物乏燃料进行处理。DDP流程利用快堆乏燃料中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向NaCl-CsCl熔盐体系中通入氯气、氧气,在氯气和氧气的作用下,铀以UO22+形式存在,在阴极以UO2形式收集,获得UO2、PuO2和UO2-PuO2(MOX燃料)。目前这种干法后处理能力已达到半工业化规模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不同元素在熔盐中的析出电位的差异,通过电解在阴极获得UO2的制备UO2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备UO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U3O8的溶解:将U3O8与过量NH4HF2粉末充分研磨混合后放置在坩埚底部,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氯化物熔盐铺盖在混合粉末上方,在井式炉中加热使U3O8充分溶解在熔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道手术专用三头多功能喉罩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