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929.7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刘勇;张雨;周成林;赵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610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烟道 弯管 吊装 装置 | ||
一种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包括钢环、两个固定爪、吊装固定轴架、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环为圆环形钢板,圆环形钢板厚度为≥30mm,所述固定爪为J形钢钩,两个J形钢钩之间设有连杆,所述吊装固定轴架为一根长为≥750mm、直径为≥20mm的实心圆钢,圆钢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钢丝绳一端穿过固定爪上部的钢环中心孔后,钢丝绳两端一起穿过固定轴架中心通孔;提供U型钢丝扣将钢丝绳两端搭接锁紧,使得钢丝绳无法从固定轴架中心通孔脱落,达成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本发明的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具有吊装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吊装作业稳固、安全,装置使用便利,提高机械、人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焦炉施工作业中,每座焦炉单侧或两侧均设有分烟道,烟道上设有若干烟道弯管以便于排出蓄热室废气。由于焦炉烟道上烟道弯管较多、重量较重、形状为J型圆筒状,因此烟道弯管装卸到场、吊装到位到分烟道位置,存在一定的质量保证要求。
为了在烟道弯管生产装卸过程及施工吊装过程中,保证烟道弯管减少损坏、保证质量,同时提高机械、人工效率、实现费用优化,因此对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进行专利发明,设计出一种保证作业安全、保证构件质量的简易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
中国专利CN 101927957A于2010年12月29日公开了一种吊装焦炉烟道弯管的方法,其方法为在焦炉烟道弯管吊装前,在该弯管的顶部设置两个吊点并要求该吊点对称布置在该弯管上、下部圆口的同一中心轴线上,再将一个起吊牵引用的手动起重工具固定在靠近该弯管重心方向上的吊点上,在定位安装调整时通过收紧或放松单个手动起重工具来实现该弯管吊点重心的调整,使该弯管上部保持水平,然后利用起吊设备起吊。该吊装方法结合吊具如图所示,该专利以吊具放置于烟道弯管上口较大变径处,通过调整置于烟道弯管内侧的直径调节轴卡死烟道弯管,达到配合烟道弯管处吊装弯钩受力,避免吊具左右前后移动的效果,在烟道弯管上沿伸出部分通过两根带弯钩圆钢(吊装弯钩)钩在突出沿口的下部,实现吊装传力,依此两构造实现吊具与烟道弯管的紧密连接,同时装置上部设置两钢丝绳挂装口,该两处挂装口亦设置钢丝绳与手拉葫芦与吊装机械吊钩连接。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装置设计复杂,仅靠两根圆钢制作的吊装弯钩配合烟道弯管内侧直径调节轴难以避免烟道弯管吊装作业时,与烟道弯管内侧直径调节轴垂直方向摆动,烟道弯管吊装作业整体依旧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已知的烟道弯管吊装作业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包括钢环、两个固定爪、吊装固定轴架、钢丝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环为圆环形钢板,圆环形钢板厚度为≥30mm,钢环外圈直径≥80mm,钢环中心孔用于穿入钢丝绳;
所述固定爪为J形钢钩,两个J形钢钩之间设有连杆,两个J形钢钩的一端紧靠呈人字形,J形钢钩的人字形顶端与圆环形钢板的圆周侧边对称固焊达成焦炉烟道弯管的吊钩;
所述吊装固定轴架为一根长为≥750mm、直径为≥20mm的实心圆钢,圆钢中心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钢丝绳一端穿过固定爪上部的钢环中心孔后,钢丝绳两端一起穿过固定轴架中心通孔;提供U型钢丝扣将钢丝绳两端搭接锁紧,使得钢丝绳无法从固定轴架中心通孔脱落,达成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
本发明的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焦炉烟道弯管吊装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爪的材质为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强度,良好韧性和铸造性的Q235B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稀土色母料的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