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930.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栓;马树坚;欧耀铭;林佳蓉;陈君豪;种雁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张树峰;聂文文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双层 喷雾 除臭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将污水厂臭气输送至除臭反应堆的引风组件、设置在除臭反应堆侧方的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和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除臭反应堆内部的微生物菌液输送至所述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装置的菌液回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以及高效降解污水厂臭气的优点,通过化雾组件的模块化设置,能够达到快速检修的目的,喷雾系统采用双层设置,可提高臭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菌液回收系统的设置,可实现除臭过程中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微生物菌液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厂在运行时管网、粗格栅、生化处理系统、污泥浓缩池、污泥压滤车间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让人闻到后产生不愉快感觉,排放到环境空气中会产生环境污染,传统的方式除臭是通过微生物悬浮载体填料介质层进行除臭,悬浮载体填料介质上的微生物随着时间的增长,悬浮载体填料介质层的生物膜会增厚,掉落,失去活性,影响除臭效果,更换载体填料操作不方便,需定期清洁内部载体填料,检修工作量非常大,微生物难以重复再生利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包括将污水厂臭气输送至除臭反应堆的引风组件、设置在除臭反应堆侧方的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和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除臭反应堆内部的微生物菌液输送至所述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装置的菌液回收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引风组件为引风机,所述引风机通过管路系统与所述除臭反应堆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除臭反应堆包括反应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内部的第一喷雾系统和第二喷雾系统,所述第一喷雾系统和第二喷雾系统结构相同,均包括呈S形反复弯折设置的菌液输送管以及串连在所述菌液输送管上的若干化雾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除臭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除臭微生物培养箱以及将所述除臭微生物培养箱内部的微生物菌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喷雾系统的菌液输送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装置包括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箱以及将所述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箱内部的微生物菌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喷雾系统的菌液回用输送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菌液回收系统包括菌液回收泵,所述菌液回收泵输入端通过管路系统连接至所述反应箱底部,菌液回收泵输出端通过管路系统连接至所述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箱。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与所述菌液输送泵、菌液回收泵、菌液回用输送泵以及化雾组件电性连接的电气控制系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化雾组件为带有喷嘴的化雾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以及高效降解污水厂臭气的优点,通过化雾组件的模块化设置,能够达到快速检修的目的,喷雾系统采用双层设置,可提高臭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菌液回收系统的设置,可实现除臭过程中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微生物菌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污水厂双层喷雾式除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引风机、102-除臭反应堆、103-菌液输送泵、104-菌液回收泵、105-菌液回用输送泵、106-除臭微生物培养箱、107-除臭微生物再生培养箱、108-第一喷雾系统、109-第二喷雾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