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管道内外壁的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8948.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12 | 分类号: | B24B5/12;B24B5/35;B24B29/08;B24B47/12;B24B47/06;B24B41/02;B24B41/06;B24B55/00;B24B27/00;B24B5/40;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管道 外壁 抛光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管道内外壁的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传动件,以及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检测设备;送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装载台,与所述装载台固定连接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上料机构;位置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内壁打磨机构;抛光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保护罩,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外壁打磨机构,通过设置的上料机构,进而能够减少汽车管道在上料过程中的相互碰撞,从而避免了汽车管道的形变,达到保护汽车管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抛光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管道内外壁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因此人们对汽车内部管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管道在加工之前必须对管道内外壁完成打磨抛光的工作,进而再将其形变,使其达到汽车各部位所需的 。
但是现有的抛光装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现有抛光装置的上料设备大都采用上料盘进行管道的运输工作,但是上料盘会使汽车管道在料斗内做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工作,进而会造成多个汽车管道之间的碰撞,使得汽车管道发生形变,进而在组装时,形变的汽车管道会使得汽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进而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如何减少上料时汽车管道逐渐的相互碰撞,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管道内外壁的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管道内外壁的抛光装置,包括:
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传动件,以及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检测设备;
送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装载台,与所述装载台固定连接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上料机构;
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上的活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抓取机构;
位置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内壁打磨机构;
抛光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保护罩,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外壁打磨机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的液压伸缩机,设置在所述液压伸缩机输出端的滑板,与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板两侧的一组伸缩部,与所述伸缩部固定连接的上料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槽内的一组支撑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的夹持电机,设置在所述夹持电机输出端的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条滑动连接、且位于活动板上的传动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的一组齿轮,设置在所述齿轮上的第一连杆,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的夹持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伸缩杆,安装在所述伸缩杆另一端的驱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两侧的一组驱动滑块,以及与所述驱动滑块滑动连接的驱动滑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壁打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和转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的抛光件和第一从动轮,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打磨电机,设置在所述打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主动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的第一传动皮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壁打磨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保护罩,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上的抛光电机和第二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抛光电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轮,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第二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另一端的抛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