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及生化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993.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海舟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填料 结构 生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孔的笼形外壳,在所述笼形外壳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所述笼形外壳的孔径小于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外径;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密度成梯度分布,且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密度介于0.9至1.0g/cm3之间;所述笼形外壳的密度介于0.9至1.0g/cm3之间。该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应用到厌氧池中,能够增加厌氧反应器内污泥量和改善污泥分布不均的弊端,提升厌氧菌的利用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及生化池。
背景技术
厌氧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IC塔、EGSB等采用底部布水顶部出水的方式,靠产生的厌氧气体和升流水速搅动污泥,达到膨胀污泥的目的;但是,反应器内污泥的分布依然以沉在底部的污泥床为主,造成升流式厌氧反应器中上部污泥量很少,污泥分布不均匀,会带来处理水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该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应用到厌氧池中,能够改善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分布不均的弊端,提高厌氧菌污泥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一种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包括带孔的笼形外壳,在所述笼形外壳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所述笼形外壳的孔径小于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外径;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密度成梯度分布,且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密度介于0.9至1.0g/cm3之间;所述笼形外壳的密度介于0.9至1.0g/cm3之间。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微生物载体至少包括两种密度,一种密度的所述微生物载体介于0.95至0.98g/cm3之间,一种密度的所述微生物载体介于0.98至1.0g/cm3之间。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密度分三种,一种密度的所述微生物载体密度为0.95g/cm3,一种密度的所述微生物载体密度为0.98g/cm3,一种密度的所述微生物载体密度为1.0g/cm3。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笼形外壳的孔为矩形或者为圆形,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所述高分子聚合材料为PP、PE或者为PO。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笼形外壳的孔的大小为10mm*10mm,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大小为20mm*20mm*20mm或者为40mm*40mm*40mm。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笼形外壳采用经纬线编织而成,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外径。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笼形外壳的直径为1000mm,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的间距为14mm,且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大小为20mm*20mm*20mm或者为40mm*40mm*40mm。
上述的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所述微生物载体是由PE或PP或丙纶材质制成的带有孔状的结构,在微生物载体的孔内设置活性炭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的生化池,多个所述笼形微生物填料结构之间彼此通过固定装置接触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海舟,未经毕海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