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输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9332.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奇吼;徐百钏;陈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供电 报警 消息 传输 系统 方法 | ||
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输系统和方法,监测中心的收受端传送出报警消息的属性或内容,在若干部门的处理终端之间执行转换,使不一样的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连接有喇叭的处理终端或高铁路段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者的处理终端各司其职,达到了工作上的有序合理,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供电技术领域,也属于电缆接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为了要不间断持续检测高铁电缆接头温度,当出现温度高于安全值时立即通知监测中心,有利于预防高铁电缆接头故障,就有了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输系统,其包括主控制器、温度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不间断检测电缆接头温度报警消息,当温度超过主控制器中设定值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监测中心的收受端,而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就会把报警消息按照报警消息的不一样而传送到不同的部门的处理终端中,比如报警消息中只提到温度报警消息处在超过设定值5度以下时,就只须传送到高铁路段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者的处理终端中显示即可,温度报警消息处在高过超过设定值的5度时,就要传送到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连接有喇叭的处理终端中,来让喇叭广播来提醒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工人去现场处理,这样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和不一样的部门的处理终端间的报警消息的传递,怎样达成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和若干部门的处理终端间报警消息传递的有序合理,来利于使用者的运用,保障使用者的使用报警消息的安全可靠,为亟需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递系统和方法,达成了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和若干部门的处理终端间报警消息传递的有序合理,来利于使用者的运用,保障使用者的使用报警消息的安全可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给予了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递系统和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高铁自供电的报警消息传递系统的方法,包括:
通过温度检测模块不间断检测电缆接头温度报警消息,当温度超过主控制器中设定值时,通过无线传递模块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监测中心的收受端;
所述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就会把报警消息按照报警消息的不一样而传送到不同的部门的处理终端中。
所述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就会把报警消息按照报警消息的不一样而传送到不同的部门的处理终端中,包括如下步骤:
SA-1:经由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相连的3G模块构造同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连接有喇叭的处理终端间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一;
SA-2:经由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的3G模块构造与高铁路段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者的处理终端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二;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相连着3G模块,运用所述3G模块,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分别构造同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连接有喇叭的处理终端还有高铁路段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者的处理终端间的链接,链接构造后,监测中心的收受端可以经由与高铁路段管理车间的连接有喇叭的处理终端构造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一,执行报警消息的传递;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经由与高铁路段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者的处理终端连接后构造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二,执行报警消息的传递;
SA-3:取得激活命令;
SA-4:凭借激活命令认定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为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一,这样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的报警消息经由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一传送出;这里,激活命令可以是监测中心的收受端收受的命令或消息;
SA-5:取得状态激活标志;
SA-6:依照状态激活标志把监测中心的收受端的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从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一转变成报警消息的传送链路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