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0287.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仰永军;王飞;曹付海;余德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冯蓉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氧化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为双层碳结构包覆,内层为采用气相沉积CVD法在氧化亚硅表面生长的无定型碳包覆层,外层为原位生长规整排列的石墨烯包覆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原料进行高温焙烧歧化,温度范围为1000℃~1500℃,保温5~20h,制得歧化氧化亚硅原料;
(2)、第一阶段:将得到的歧化氧化亚硅原料进行焙烧,在保护气体下升温至500~1000℃焙烧,升温速率为1~10℃/min,保温0.5~5h,通入有机气体,通气时间为1~20h,待反应完全后,关闭有机气体;第二阶段:继续升温到1000~1800℃,升温速率为1~10℃/min,通入氢气和有机气体,通气时间为1~20h,待反应完全后,降温冷却,得到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
(3)、将得到的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进行粉碎、筛分、除磁得到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
得到的歧化氧化亚硅原料为外层以二氧化硅材料为主,内层为硅单质;
所述第一阶段中有机气体与保护气体的打入流量比为1:1~1:5,第一阶段保护气体流量为1~125L/min,第一阶段有机气体流量为1~25L/min;第二阶段中有机气体与氢气的打入流量比为1:0.5~1:5,第二阶段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50L/min,有机气体的流量为1~10L/min,氢气的流量为0.5~50L/min;
通过两步气相沉积法可以有效控制外层碳材料的结构,第一步气相沉积生成无定型碳层不仅可紧密包覆氧化亚硅表面,同时为后续石墨烯的原位生成提供成核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亚硅原料的中值粒径D50为1~50μm,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采用球磨机、破碎机或粉碎机控制粒度及形态,再通过筛分、除磁,制备出合格的氧化亚硅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歧化氧化亚硅原料加入量为1~5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所述有机气体为乙炔、甲烷、天然气、乙醇、丙醇、苯、乙烷、乙烯、丁烷、丁烯、己烷、甲苯、二甲苯、乙苯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氖气或氙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粒度中值粒径D50为1~80μm,首次可逆容量不低于1650mAh/g,首次库伦效率大于77%,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0%,膨胀率低于45%,电导率大于4.5S/m。
7.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2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跨40m长预应力T梁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低热斑效应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