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0667.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峰;丁红岩;王武斌;张浦阳;张权;黄宣旭;乐丛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丁红岩;张浦阳;上海易斯特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E02D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旋 高桩承台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下部设置有一根对应于所述承台中心位置的竖直打旋桩和多根绕竖直打旋桩环向布置的斜打旋桩;所述承台顶部设置有中心筒;所述竖直打旋桩、所述斜打旋桩和所述中心筒均与所述承台灌浆连接;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与所述承台的连接区段外侧均设置有加劲肋、内侧均设置有剪力键;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层打旋承载叶片,所述打旋承载叶片用于旋入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对应于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均设置有用于导桩和灌浆的灌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对应于所述中心筒设置有用于嵌入和灌浆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基础就位场地存在软弱土层,则基础在位状态下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对应于软弱土层所在位置的高度布置所述螺旋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基础就位场地存在硬土层,则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底部布置所述螺旋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旋承载叶片为倾斜状,围绕桩身轴线均匀布置且倾斜方向一致,其倾斜角度为3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旋承载叶片为螺旋状,围绕桩身轴线均匀布置且旋转方向一致,其螺旋角度18~36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基于打旋桩的高桩承台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预制所述中心筒、所述承台、所述竖直打旋桩、所述斜打旋桩,所述承台对应于所述竖直打旋桩和对应于所述斜打旋桩分别预留有灌浆孔;
(2)采用打桩设备将所述竖直打旋桩打桩至设计高程;
(3)在所述竖直打旋桩上部支设平台模板并安装所述承台,将所述竖直打旋桩与所述承台灌浆连接;
(4)将所述斜打旋桩通过所述灌浆孔插入,采用打桩设备将所述斜打旋桩打桩至设计高程,将所述斜打旋桩与所述承台灌浆连接;
(5)将所述中心筒安装在所述承台顶部,将所述中心筒与所述承台灌浆连接;
打桩过程中所述竖直打旋桩和所述斜打旋桩均在所述打旋承载叶片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下自动向下旋转入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丁红岩;张浦阳;上海易斯特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丁红岩;张浦阳;上海易斯特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6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