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上电缆网三维立体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0889.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薛静;赵寻珂;徐宗胜;吴伟潇;袁锐;吴欢;黄婵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F42B15/04;H02G1/00;H02G1/06;H02G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王海涛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三维立体 成型 方法 | ||
一种弹上电缆网三维立体成型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进行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实物的制作;步骤二、根据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上线槽的走向确定导线的长度并进行导线的切割;步骤三、在线束弯折部位的线槽中加装热熔胶套管;步骤四、对始端导线对应的连接器进行钎焊;步骤五、在连接器90度出线处安装扎线架固定导线束形状;步骤六、根据电缆网的连接关系整理连接器导线的去向;步骤七、在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上将导线按照去向标记进行布线预成型;步骤八、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包扎导线束;步骤九、在线束弯折部位热缩热熔胶套管固定线束形状;步骤十、采用导通蜂鸣器找到对应的导通点,对终端的连接器进行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上电缆网三维立体成型方法,属于电子装联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弹上电缆网实现全弹能源系统的馈送、测试和控制信号的传输,它是全弹信息流的载体,又是全弹协调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求高质量与高可靠。随着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舱体结构越趋复杂、设备密集度增加,电缆网敷设空间更加狭小、路径更加复杂。由于舱内电缆分支较多,结构紧密,电缆安装尺寸位置要求精准,一旦尺寸偏长或偏短都将影响电缆的敷设或者影响其它设备的安装。
常规的二维平面电缆制作方式导致电缆实物与实际敷设状态和尺寸有较大的出入,如线束走向、出线方向、局部弯折状态等。导致现场敷设时操作人员不得不弯曲、扭转电缆,此状况的长期存在势必造成质量缺陷,因此,只靠目前电缆网二维平面布线制作及操作人员手工控制尺寸精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弹上电缆的安装敷设需求,甚至对交付后电缆网的可靠性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二维平面电缆与实际敷设状态的出入,本发明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弹上电缆网三维立体成型方法,解决现有现有平面二维电缆的线束走向、出线方向、局部弯折等与实际安装不符的问题,该方法在传统电缆成型的基础上,通过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指导电缆制作过程中线束的布线长度、装配方向,实现电缆三维模装与立体成型,提升电缆设计模型与实物样机的高匹配性和制作的高精准度,降低下电缆装配难度和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上电缆网三维立体成型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模型,进行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实物的制作;
步骤二、根据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上线槽的走向确定导线的长度并进行导线的切割;
步骤三、在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的各个支路线槽上穿套电缆网外护套,在线束弯折部位的线槽中加装热熔胶套管;
步骤四、根据电缆网的连接关系确定敷设导线的始端和终端,对始端导线对应的连接器进行钎焊,焊点套热缩套管保护,整理连接器,对屏蔽导线进行收头处理;
步骤五、在连接器出线处安装扎线架固定导线束形状;
步骤六、根据电缆网的连接关系整理连接器导线的去向,并用标签纸做好去向标记;
步骤七、在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上将导线按照去向标记进行布线预成型,敷设导线的终端,敷设过程中将导线束按右向螺旋形扭转;
步骤八、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包扎导线束;
步骤九、在线束弯折部位热缩热熔胶套管固定线束形状;
步骤十、根据电缆网的点位关系,采用导通蜂鸣器找到对应的导通点,对终端的连接器进行制作。
优选地,步骤一中仿舱体结构三维布线装置模型是依据导弹舱内设备的位置关系建立的。
优选地,步骤三中各个支路上穿套的电缆网外护套为芳纶套管,在线束弯折部位的线槽中加装热熔胶套管。
优选地,步骤五种在连接器90度出线处安装扎线架固定导线束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