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1051.2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生福;张宁;张彬;贾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径 曲线 匝道 桥梁 弯矩 槽口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箱梁,利用钢制的梳型模板,将模板底部的齿状钢板贴于芯模顶部,使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预留槽口贯通箱梁顶板。该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采用将箱梁预留的张拉槽口贯通箱梁顶板的方法,使张拉槽口底部处于脱空状态,完全解决了张拉过程中张拉槽口底部对千斤顶等张拉机具的阻碍问题,由于采用吊模法封堵预留槽口,该处的混凝土为一次浇筑成型,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中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过大,接触不紧密产生混凝土分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预留时,槽口未贯通箱梁顶板,导致后续张拉作业施工时施工空间较小,张拉槽口底部对千斤顶等张拉机具产生阻碍,不便于张拉作业施工。且张拉槽口封堵后,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过大、接触不紧密,易产生混凝土分层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箱梁预留的张拉槽口未贯通箱梁顶板,导致后续张拉作业施工时施工空间较小,张拉槽口底部对千斤顶等张拉机具产生阻碍,不便于张拉作业,且张拉槽口封堵后,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过大、接触不紧密,易产生混凝土分层现象,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箱梁,利用钢制的梳型模板,将模板底部的齿状钢板贴于芯模顶部,使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预留槽口贯通箱梁顶板;
S2、进行负弯矩张拉作业,由于张拉槽口底部处于脱空状态,在不影响箱梁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增加张拉作业空间,从而完全解决张拉槽口底部对千斤顶等张拉机具的阻碍问题;
S3、在张拉槽口底部采用吊模法封堵预留槽口。
优选的,所述钢制梳型模板的高度与箱梁顶板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张拉槽口封堵作业时采用的模板为木模,封堵完成后模板保留在梁体中,不予取出。
优选的,封堵张拉槽口处的混凝土为一次浇筑成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小半径曲线匝道桥梁板负弯矩槽口的施工方法,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的改进,采用将箱梁预留的张拉槽口贯通箱梁顶板的方法,使张拉槽口底部处于脱空状态,在不影响箱梁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张拉作业空间,完全解决了张拉过程中张拉槽口底部对千斤顶等张拉机具的阻碍问题,方便施工。由于采用吊模法封堵预留槽口,该处的混凝土为一次浇筑成型,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中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过大,接触不紧密产生混凝土分层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钢制梳型模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梁芯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张拉槽口成型效果图。
图中:1、钢制梳型模板;2、箱梁芯模;3、负弯矩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群控调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电设备用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