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1379.4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2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霞;郭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53 | 分类号: | H04W72/0453;H04W72/0446;H04W72/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发送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其方法为: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搜索以接入小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字信号传输,都是将信息流一次通过一条通道进行传输,属于串行传输的方式。多载波技术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方式,将串行的高速信息流进行串并变换,分隔成多个并行的低速信息流,再将多个并行的低速信息流叠加进行传输,形成多个载波的传输系统,即多载波技术为用多个载波传输高速数据信息的技术。其中,载波即载有数据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
多载波传输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4G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系列系统。在当前的通信系统中,各系统支持的业务较为统一,每个通信系统仅支持一种子载波间隔的波形。未来5G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服务小区可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使得服务小区可以在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部署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信号服务不同需求的终端设备。
但是,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为同步信号。这样,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用于时频同步或小区搜索时,终端设备可获取用于接入小区的相关信息,以支持终端设备接入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小区或使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例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当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时,由于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网络设备可同时发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使得支持不同子载波的终端设备可接收到适合自身的主同步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调制符号为经过调制映射后的复数符号,一个复数符号与一个资源粒子映射,复数符号的顺序与资源粒子对应的子载波序号对应。序列元素可以理解为待发送的信号为未调制的序列信号时,例如为Zadoff-chu序列信号时,序列中的一个元素映射一个资源粒子,序列与资源粒子所在的子载波的序号对应可使得信号与资源粒子的映射更为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