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1563.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各務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71;H01M10/0525;H01M10/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1.一种组电池,具备:
电池群,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有多个单电池;以及
约束部件,沿着所述排列方向约束所述电池群,其中,
所述单电池是具备层叠型电极体和收容该层叠型电极体的层压膜制的外装体的全固体电池,所述层叠型电极体是层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固体电解质层的多个片材而成的,
所述电池群构成为:在正面视时,在将沿着所述排列方向的弹簧常数最大的区域中的所述弹簧常数设为最大值K1,将所述弹簧常数最小的区域中的所述弹簧常数设为最小值K2时,所述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的关系满足下述的式(1),
所述电池群构成为:在正面视时,在将多个所述层叠型电极体的总厚度最大的区域中的所述总厚度设为最大值T1,将所述总厚度最小的区域中的所述总厚度设为最小值T2时,所述最大值T1和所述最小值T2的关系满足下述的式(2),
1≤K1/K2≤3 (1)
1≤T1/T2≤1.01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在各个所述层叠型电极体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最厚部,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最薄部,以在邻接的2个单电池之间使一方的单电池的层叠型电极体的最厚部与另一方的单电池的层叠型电极体的最薄部邻接的方式,构成所述电池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在各个所述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最厚部,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最薄部,以在邻接的2个片材之间使一方的片材的最厚部与另一方的片材的最薄部邻接的方式,构成所述层叠型电极体。
4.一种组电池,具备:
电池群,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有多个单电池;以及
约束部件,沿着所述排列方向约束所述电池群,其中,
所述单电池是具备层叠型电极体和收容该层叠型电极体的层压膜制的外装体的全固体电池,所述层叠型电极体是层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固体电解质层的多个片材而成的,
所述电池群构成为:在正面视时,在将沿着所述排列方向的弹簧常数最大的区域中的所述弹簧常数设为最大值K1,将所述弹簧常数最小的区域中的所述弹簧常数设为最小值K2时,所述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的关系满足下述的式(1),
在各个所述层叠型电极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形成有最厚部,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最薄部,以在邻接的2个单电池之间使一方的单电池的层叠型电极体的最厚部与另一方的单电池的层叠型电极体的最薄部邻接的方式,在使所述层叠型电极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从所述外装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错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层叠型电极体收容于所述外装体的内部,
1≤K1/K2≤3 (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所述层叠型电极体的杨氏模量是0.1G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5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