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2612.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詹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13/1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温床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大棚的四周挖设横沟,横沟宽度为30‑50cm,沟深为50‑60cm;再称取秸秆、米糠和贝壳粉粉碎后充分混合;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均匀的铺设于沟内,将混合物填至横沟深度的四分之一,浇入定量的水;在步骤3中的混合物上浇上一定量的发酵液;在步骤5中的碎稻草上重复铺设碎混合物至高出地面30‑40cm,并均匀的浇上水,最后铺盖上稻草;铺设的稻草作为保温棉,用于保证内部温度。本发明改善冬季棚内底温提升3‑5度,取代电/火温棚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在世界范围内的蔬菜种植、花卉栽培及苗种繁育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基本结构都采用钢架主体辅以保温塑料薄膜组成,为了调节光照,还设置有外遮阳棚,且配以防雨、防风、挡寒等配套设施,从而实现在任何季节的蔬菜种植、花卉栽培及苗种繁育。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瓜果,在充分利用阳光和保温的同时,还要对大棚进行加温措施,目前主要手段是采用电暖炉、燃煤炉等给大棚加温。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非常浪费能源,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上述加热方法,会导致大棚内部空气干燥,且不能隔离土壤地温,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大棚的四周挖设横沟,横沟宽度为30-50cm,沟深为40-50cm;
步骤2、在所挖设的沟槽里铺设粗秸秆,再称取秸秆、米糠和贝壳粉粉碎后充分混合;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均匀的铺设于粗秸秆上,将混合物填至横沟深度的四分之一,浇入定量的水;
步骤4、称取一定量的发酵菌剂,将发酵菌剂加入30-50℃的水中,得到发酵液;
步骤5、在步骤3中的混合物上方浇上一定量的发酵液,浇水用于后期保持混合物内部湿润度;
步骤6、在步骤5中的碎稻草上铺设秸秆、米糠和贝壳粉的混合物至沟深的二分之一,重复铺设碎稻草和混合物至地面平行,并均匀的浇上水,最后铺盖上稻草;
步骤7、在步骤6铺设的稻草上方铺设一层保温棉,用于保证内部温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发酵菌剂为由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群组成的复合菌群。
优选地,所述取秸秆、米糠、贝壳粉、发酵液、稻草和水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秸秆50%-60%,米糠15%-20%,贝壳粉1%-2%,发酵液2%-3%,稻草3%-6%,水6%-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改善冬季棚内底温提升3-5度,取代电/火温棚节约能源;改良土壤有机质;隔离土壤地温;建立隔离带,减少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大棚温床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大棚的四周挖设横沟,横沟宽度为30cm,沟深为40cm;
步骤2、在所挖设的沟槽里铺设粗秸秆上,再称取秸秆、米糠和贝壳粉粉碎后充分混合;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均匀的铺设于蓄水垫上,将混合物填至横沟深度的四分之一,浇入定量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未经王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2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组合式防风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