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装式楼顶多功能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2832.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朱斌;徐健;徐鹏;沙浩;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装式 楼顶 多功能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装式楼顶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多组配重件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多组所述配重件上的主梁;立管,与所述主梁可拆卸连接;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立管与所述主梁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主梁上的承重。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利用部件组装方式及配重块稳定原理,对结构部分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满足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要求,且制造成本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尺寸的调整,有效增加了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装式楼顶多功能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组件大多采用固定焊接的方式,该方式连接牢靠,但是存在无法重复利用等缺陷,且在楼面等以混凝土为基础的地方,采用膨胀螺栓来固定支撑装置,会破坏楼面防水层且零配件的运输极不方便,增加了安装成本和安全隐患。因此亟需寻找一种能够不破坏原有基础的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支撑装置存在的安装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快装式楼顶多功能支撑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快装式楼顶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
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多组配重件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多组所述配重件上的主梁;
立管,与所述主梁可拆卸连接;
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立管与所述主梁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主梁上的承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支撑组件还包括多组次梁,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相交且可拆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梁与所述次梁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其所述主梁与所述次梁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梁及所述次梁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及所述次梁朝向所述主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排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重件包括素砼配重块及用于与所述主梁连接的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素砼配重块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为锚栓连接件,且所述素砼配重块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锚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置在所述立管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配重件与地面之间,用于调节多组所述配重件,使得多组所述配重件的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还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立管是否振动和/或振动频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联网传感监测系统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立管所处环境的温湿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将配重件安放于楼顶地面上,根据现场情况在配重件下面垫板,保证配重件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
第二步,将主梁安装于配重件凹槽内的锚栓上面,然后将次梁用螺栓安装于主梁槽内,尺寸根据所安装设备尺寸来调整;
第三步,将避雷针旋于立管顶部螺纹中,用锁紧螺母锁紧,然后用螺栓将立管部件固定于次梁上,位置根据需要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2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