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虫兼治种子处理多相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3167.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7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仲苏林;吴建兰;曹新梅;胥亚云;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43/36;A01N51/00;A01N25/04;A01P7/04;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虫 种子 处理 多相 制剂 | ||
1.一种病虫兼治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为嘧菌酯、咯菌腈和呋虫胺,嘧菌酯的游离含量≤0.15%,咯菌腈的游离含量≤0.25%,所述种子处理多相制剂的pH值为5.0-8.5,析水率不超过5%;所述活性组分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占比如下:咯菌腈0.2-3.0,嘧菌酯0.2-2.2,呋虫胺10-20;所述活性组分的原料组分咯菌腈:嘧菌酯:呋虫胺的配比为1:0.6: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嘧菌酯的自动分散性大于或等于80%,咯菌腈的自动分散性大于或等于80%,呋虫胺的自动分散性大于或等于80%;所述嘧菌酯的悬浮率大于或等于90%,咯菌腈的悬浮率大于或等于90%,呋虫胺的悬浮率大于或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处理多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第一囊壁材料溶解于咯菌腈、嘧菌酯和溶剂所构成的油相中,得到混合油相;
S2、将混合油相加入第二囊壁材料构成的水相中,得到咯菌腈-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S3、将呋虫胺与去离子水、润湿剂、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S4、对所述混合浆料进行超细粉碎处理,得到呋虫胺悬浮剂;
S5、将所述呋虫胺悬浮剂加入咯菌腈-嘧菌酯微囊悬浮剂中,再依次加入抗冻剂、第一增稠剂、第二增稠剂、防腐剂和消泡剂,搅拌均匀,得到嘧菌酯-咯菌腈-呋虫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01、将混合油相加入乳化剂、第二囊壁材料以及水构成的水相中,得到水包油乳状液;
S20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匀得到咯菌腈-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01、将混合浆料经砂磨机进行低温超细连续化粉碎处理;
S402、控制所述混合浆料的流速为3.0-5.0mL/min,砂磨机腔体压力小于100kPa,出口浆料的温度低于40℃,得到粒径为1.5-2.5μm的呋虫胺悬浮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稠剂为黄原胶、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或镁铝硅酸;所述第二增稠剂为膨润土、高岭 土、硅藻土或凹凸棒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壁材料为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淀粉衍生物或异氰酸酯,所述第二囊壁材料为木质素、环糊精、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或壳聚糖;所述咯菌腈-嘧菌酯微囊悬浮剂的粒径为1.5-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含量如下:
咯菌腈0.2-3.0,嘧菌酯0.2-2.2,呋虫胺10-20,第一囊壁材料0.2-2.2,第二囊壁材料0.1-2.0,溶剂2.0-6.0,乳化剂0.5-2.5,润湿剂0.8-3.5,分散剂1.5-5.0,消泡剂0.25-0.60,抗冻剂1.0-5.0,第一增稠剂0.10-0.25,第二增稠剂0.20-0.75,防腐剂0.10-0.20,余量为水;并且咯菌腈:嘧菌酯:呋虫胺的配比为1:0.6:6.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壁材料为异氰酸酯,所述第二囊壁材料为聚乙烯醇,溶剂为丙二醇二乙酸酯,乳化剂为NP 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润湿剂为AEO 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消泡剂为有机硅,抗冻剂为丙二醇,第一增稠剂为黄原胶,第二增稠剂为纤维素醚,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含量如下:
咯菌腈2.5,嘧菌酯1.5,呋虫胺16,第一囊壁材料1.2,第二囊壁材料0.6,溶剂5.0,乳化剂2.0,润湿剂2.0,分散剂1.5,消泡剂0.5,抗冻剂5.0,第一增稠剂0.2,第二增稠剂0.6,防腐剂0.1,余量为水。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种子处理多相制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及小麦蚜虫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联农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1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能实验学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盆栽葡萄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