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耦合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3505.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伟;刘征平;杨仲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耦合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照明系统,包括散热机构、安装在所述散热机构上的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准直耦合机构、罩合在所述散热机构上且用于封装所述准直耦合机构的光学结构件以及贯穿所述光学结构件并与所述准直耦合机构耦合的光纤,所述光纤的端部设置有出光端;其结构可靠,安全系数高,有效的实现光电分离,使得照明更安全,维护更便捷;通过开关为光源提供电能激发光源发光,所发光束的一部分通过准直耦合机构耦合入光纤中,另一部分通过散热机构以热能方式处理,最终通过光纤尾端的出光端配成需要的光分布后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纤耦合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线电路易老化和短路,从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使得电线电路使用安全性能低,且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照明系统,以解决现有照明电线电路使用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光纤耦合照明系统,包括散热机构、安装在所述散热机构上的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准直耦合机构、罩合在所述散热机构上且用于封装所述准直耦合机构的光学结构件以及贯穿所述光学结构件并与所述准直耦合机构耦合的光纤,所述光纤的端部设置有出光端;
所述准直耦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准直耦合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准直耦合光学组件内的光源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光源通断的开关,所述光纤贯穿所述光学结构件并嵌入所述准直耦合光学组件内。
进一步,所述光源、光学结构件以及与所述光源耦合连接的光纤均为单个,所述光纤远离该单个光源的端部设置有出光端。
进一步,所述光源、光学结构件以及光纤均为多个,且单个光纤分别贯穿单个光学结构件并与单根光源耦合,单根光纤远离该单个光源的端部设置出光端。
进一步,所述光源、光学结构件及光纤为多个,且单个光纤分别贯穿单个光学结构件并合束耦合进入设置有出光端的单根总光纤。
进一步,所述准直耦合光学组件包括平凸型聚光透镜,所述平凸型聚光透镜的凸面靠近光源端,所述平凸型聚光透镜的平面靠近光纤安放。
进一步,所述出光端有配光结构。
进一步,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进一步,所述光纤采用PMMA光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纤耦合照明系统,其结构可靠,安全系数高,有效的实现光电分离,使得照明更安全,维护更便捷;通过开关为光源提供电能激发光源发光,所发光束的一部分通过准直准直耦合机构耦合入光纤中,另一部分通过散热机构以热能方式处理,最终通过光纤尾端的出光端配成需要的光分布后照出,耦合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电线电路安全性能;通过准直耦合光学组件的特有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光束的耦合效率,且本装置可实现多种耦合方式,实现以单根光纤作为照明或以多根光纤合并作为照明方式,满足不同状况下的使用需求,使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准直耦合光学组件示意图;
图1至图5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散热机构,2-基板,3-光学结构件,4-光纤,5-出光端,6-准直耦合光学组件,7-光源,8-开关,60-聚光球面透镜,61-平面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