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152.5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团;李猛;薛杨扬;冯冲;程升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631;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容差能力差、连接不可靠的问题。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成对的导电片,导电片一端为固定接线端,另一端相对布置形成插接夹口,绝缘体被限制在成对的两导电片之间而在插接方向上相对两导电片固定;还包括限位传力夹,为U形夹,导电组件处于限位传力夹的内部,且插接夹口的朝向与限位传力夹的开口朝向一致;限位传力夹的两夹臂分别抵顶在两导电片的形成插接夹口部分的外侧;在适配插接件以一定的横向偏差插入插接夹口时,适配接触件施加给两导电片中的一个横向的作用力且推动其横向偏移,该导电片通过限位传力夹传递给另一导电片同向的作用力,而使另一导电片向同侧发生横向偏移而与适配插接件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接能够传输电信号和光信号。专利号为US8388389B2,申请日为2013.03.05的美国专利文件就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主要包括两个导电片11、弹簧夹12、固定件13以及绝缘块14,适配连接器中设置有用于夹持在两导电片之间以实现电路导通的母排。
具体来讲,两个导电片11结构相同,均包括与接触板连接的耳板111和用于夹持母排的夹持部112,导电片11的耳板111形成了固定接线端,夹持部112相对布置形成了导电片11的插接夹口。固定件13位于两导电片11之间,以保证两导电片11之间的绝缘隔离,导电片11与固定件13组合形成了导电组件。弹簧夹12夹持在两个导电片11的外侧,弹簧夹12朝向导电片11的侧面上贴设有绝缘层,绝缘块14设置在弹簧夹12的弹臂121上,用于将导电片11的夹持部112向内挤以保证对母排的夹紧力。该连接器在使用时,母排沿着a向插入两导电片11的夹持部112之间,两夹持部112原本的间距为D,当母排插入后夹持部112会对应的向两边移动,使两夹持部112之间的距离大于D,此时弹簧夹12受到夹持部112的顶推会对夹持部产生一个向内挤紧的弹力,使两夹持部112在弹簧夹12中弹臂121的夹持下夹紧母排。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夹板式连接器组件都采用了该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结构,即利用导电片夹持母排,利用弹簧夹来夹紧导电片。但是该连接器在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当母排以偏左或偏右的方式插入两导电片之间时,母排与两导电片之间的距离不均匀,以母排偏左为例,此时母排能够与左侧的导电片紧密配合,随着母排逐渐插入,弹簧夹中与左侧导电片对应的弹臂向外摆,并提供给左侧导电片一个向右的弹力,位于右侧的导电片在母排插入的过程中会出现始终未与母排接触或与母排接触面过小,贴合不紧密的情况,导致连接器容差能力差、连接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容差能力差、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包括:
壳体;
导电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包括绝缘体和成对的导电片;
成对的导电片的一端为固定接线端,另一端相对布置形成插接夹口,绝缘体被限制在成对的两导电片之间而在插接方向上相对两导电片固定;
还包括限位传力夹,为U形夹,导电组件处于限位传力夹的内部,且插接夹口的朝向与限位传力夹的开口朝向一致;
限位传力夹的两夹臂分别抵顶在两导电片的形成插接夹口部分的外侧;
在适配插接件以一定的横向偏差插入插接夹口时,适配接触件施加给两导电片中的一个横向的作用力且推动其横向偏移,该导电片通过限位传力夹传递给另一导电片同向的作用力,而使另一导电片向同侧发生横向偏移而与适配插接件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