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456.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锋;王国强;叶丰;朱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5/12 | 分类号: | B61D15/12;B61K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刘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系统 检测 维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装置,包括小车、导向轮和检测模块;小车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上方;导向轮设置于小车中央位置的下方,且对称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两侧,用于定位小车在轨道系统上的行进路线;检测模块设置于小车上,且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贴合连接,实时进行轨道系统的里程定位和局部偏差检测。此发明解决了APM系统试运行过程中轨道系统中导向轨、行走面的日常检测、维护的问题,为导向轨和供电轨的局部偏差、轨面状况进行了检测,同时维护了作业人员、零部件和小型工具的运输,为APM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APM)在机场捷运中应用广泛,近年来,也开始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应用。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和平稳运行,系统对轨道几何平顺性和偏差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APM系统通过集电靴和刚性供电轨实现供电,系统对供电轨的平顺性和偏差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装置及方法。此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APM系统试运行过程中轨道系统中导向轨的日常检测、维护的问题,为导向轨和供电轨的局部偏差、轨面状况进行检测,同时维护作业人员、零部件和小型工具的运输,为APM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装置,包括小车、导向轮和检测模块;小车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上方;导向轮设置于小车中央位置的下方,且对称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两侧,用于定位小车在轨道系统上的行进路线;检测模块设置于小车上,且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贴合连接,实时进行轨道系统的里程定位和局部偏差检测。
最优选的,小车包括:
设置有走行轮和座位的牵引车;
拖车,设置于牵引车后方,与牵引车可拆卸连接;
驱动模块,设置于牵引车的座位下方,用于为小车走行提供驱动力;
北斗定位系统,设置于拖车上;
里程测量轮,设置于拖车上。
最优选的,驱动模块为可遥控的可调速轮毂电机。
最优选的,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基准梁,第一侧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滑动连接,第二侧与拖车固定连接,用于提供检测的基准线;
激光位移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检测基准梁上,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对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进行检测;
控制器,设置于检测基准梁上,且第一端与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第二端与外界的数据采集设备连接;
绝对值编码器,设置于里程测量轮上,与北斗定位系统,结合轨道交通线路的电子地图,对小车沿检测轨道实时测量的位置进行里程定位;
检测电源,设置于拖车上,且分别与激光位移传感器、控制器和绝对值编码器连接,为检测模块供电。
最优选的,检测基准梁是通过经过精密加工出来的,用于提供检测的基准线。
最优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包括:
点激光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检测基准梁上,用于发射点激光照射在轨道系统上,进行轨道表面平顺度检测;
结构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检测基准梁上,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进行轨道的局部偏差和断面局部破损的检测。
最优选的,点激光传感器有四个。
最优选的,结构激光传感器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