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形成演化模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754.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偲;冯景春;杨志峰;孙龙涛;蔡宴朋;祝振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冷泉 生态系统 形成 演化 模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形成演化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模拟腔(1),在高压模拟腔(1)中进行地质分层构建,由上而下包括海底界面以上单元(2)、海底界面生态系统模拟单元(3)和海底界面以下单元(4);所述海底界面以上单元(2)用于海底水体情况的模拟;所述海底界面生态系统模拟单元(3)用于模拟海底界面及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所述海底界面以下单元(4)用于模拟海底分布及冷泉的发育过程;
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上设置有环境条件控制设备(5),用于系统环境条件的控制及数据的采集;
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上设置有取样舱(6),用于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样品的放置及采集;
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上设置有海底流注入系统(7),所述海底流注入系统(7)用于向海底界面生态系统模拟单元(3)注入深海海水或人工配置海水,达到洋流模拟的作用;
所述取样舱(6)、海底流注入系统(7)控制端与所述环境条件控制设备(5)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海底界面以下单元(4)包括冷泉流体源系统(41)、泄漏通路装置(42)和海底沉积物化学分带模拟层(43);其中:
所述冷泉流体源系统(41)包括高压气源(411)、气体增压装置(412)、气体注入装置(413)和液体注入装置(414);所述高压气源(411)输出口通过所述气体增压装置(412)输入口连接;
所述气体注入装置(413)输出口与所述泄漏通路装置(42)输入端连接;
所述泄漏通路装置(42)输出端设置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底部;
所述液体注入装置(414)输出口直接设置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底部;
所述海底沉积物化学分带模拟层(43)设置在所述高压模拟腔(1)内部,实现海底界面以下沉积物的化学分带模拟;
所述高压气源(411)、气体增压装置(412)、气体注入装置(413)和液体注入装置(414)和泄漏通路装置(42)控制端均与所述环境条件控制设备(5)电性连接;
所述液体注入装置(414)包括含硫溶液储库(4141)、饱和氧溶液(4142)、注入泵(4143)、质量流量计(4144)和可控阀组(4145);其中:
所述含硫溶液储库(4141)、饱和氧溶液(4142)输出端均通过注入泵(4143)连接到所述高压模拟腔(1)内部;
所述质量流量计(4144)、可控阀组(4145)均设置在所述注入泵(4143)输出口处;
所述质量流量计(4144)、可控阀组(4145)与所述环境条件控制设备(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形成演化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通路装置(42)包括均匀或非均匀分布的管路(421),所述的每根管路(421)上均设置有流速调节元件(422)、流动计量元件(423)和流动观测元件;所述流速调节元件(422)、流动计量元件(423)和流动观测元件均由所述环境条件控制设备(5)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形成演化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沉积物化学分带模拟层(43)自下而上从厌氧氧化带(431)、次氧氧化带(432)到含氧氧化带(4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7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