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性结构短波双层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5551.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柳超;吴建清;谢顺依;张静;吴华宇;艾文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英武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1Q1/12;H01Q1/36;H01Q1/50;H01Q3/36;H01Q11/1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结构 短波 双层 对数 周期 天线 扇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结构短波双层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双层门形支架支撑的双层水平对数周期天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等夹角的扇形阵;每个所述双层门形支架包括两个支撑塔及两个支撑塔之间的上下两个横梁,每个横梁沿其长度方向固定一副短波水平对数周期天线,形成扇形内向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相控阵,具有全刚性、宽频带、高增益、大功率、可维性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短波发射(接收)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结构短波双层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短波对数周期天线的天线幕普遍采用柔性振子和悬索结构,支撑塔通常采用拉线塔,天线维修检测时需将天线幕降到地面,现场维修困难。
此外,柔性结构对数周期天线用作雷达天线时,由于柔性振子、悬索及支撑塔拉线受风影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引起发射/接收信号的相位调制,使信号的相位噪声劣化,从而影响雷达系统对低速目标的探测性能。所以现有短波对数周期天线还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刚性结构的、宽频带、高增益、大功率短波对数周期天线扇形相控阵;本发明的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由6副单元水平对数周期天线组成,采用3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进行扇形组阵,构成扇形内向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相控阵。单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同相馈电,对各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的馈电相位进行控制,实现工作频带内天线阵水平波束±20°扫描。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刚性结构短波双层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包括多个双层门形支架,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等夹角的扇形阵;每个所述双层门形支架包括前后两个支撑塔及两个支撑塔之间的上下两个横梁,每个横梁沿其长度方向固定一副短波水平对数周期天线,形成扇形内向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相控阵。
优选地,所述两个横梁中,靠近扇心的一端为前端,远离扇心另一端为后端;下横梁为水平状;上横梁为倾斜状,前端的高度低于后端的高度。
优选地,相邻两个双层门形支架之间,支撑塔中靠近扇心一端的相邻前塔之间设置玻璃钢材质的前联系梁,和/或,支撑塔中远离扇心一端的相邻后塔之间设置玻璃钢材质的后联系梁。
优选地,同一组中的上下层对数周期天线采用同相馈电方式,通过移相器对不同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的馈电相位进行控制,可对工作频带内天线阵水平波束进行方位角扫描。
优选地,所述两个横梁均采用倒三角形钢管桁架梁。
优选地,每个横梁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沿其横向两侧延伸的挑臂,所述挑臂上绝缘支撑有所述水平对数周期天线的振子。
优选地,所述振子的排列、所述挑臂的排列均呈“非”字形对数周期结构。
优选地,所述挑臂在所述横梁的横截投影面上整体呈倒三角形支架结构;
和/或,所述挑臂由玻璃钢型材组装而成。
优选地,每个横梁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所述水平对数周期天线的集合线,所述集合线为上下排列的双线结构,分别与上下振子连接。
优选地,上下两层集合线分别通过高低前后错位的两种绝缘门形支架固定在横梁上。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刚性结构的、宽频带、高增益、大功率短波对数周期天线扇形相控阵;本发明的对数周期天线扇形阵由6副单元水平对数周期天线组成,采用3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进行扇形组阵,构成扇形内向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相控阵。单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同相馈电,对各组双层对数周期天线的馈电相位进行控制,实现工作频带内天线阵水平波束±20°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英武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兴英武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