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5568.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坤;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19/20;G06T17/00;G06T5/50;G06F16/9535;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享 数据 方法 设备 | ||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和AR/VR技术领域,可减少在AR/VR场景进行数据分享的UI交互,保证AR/VR场景的展示效果。其中,第一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图像,第一图像是在摄像头采集的现实世界图像中融入数字世界的第一3D标识和第二3D标识并进行AR渲染得到的,第一3D标识至少用于标识现实世界中的建筑物、植物或山川风景,第二3D标识用于标识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用户;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一设备显示一个或多个虚拟物体;响应于滑动轨迹的起点为第一虚拟物体,终点为第一用户的图像的滑动操作,第一设备显示第一虚拟物体沿滑动轨迹向第一用户的图像运动的动态图像,并请求服务器向第二设备传输第一虚拟物体。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3月20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203171.X、发明名称为“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及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分享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社交软件,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该社交软件分享数据。例如,电子设备之间可分享的数据可以包括:文件、图片或消息等。
其中,两个电子设备(如手机A和手机B)通过社交软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分享数据:手机A的用户和手机B的用户操作各自的设备,在上述社交软件中互相添加为好友;手机A和手机B在该社交软件中建立会话;手机A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将待分享的数据(如图片)加载至上述会话对应的会话框中;手机A响应于用户的分享操作(如对“分享”或“发送”按钮的点击操作),向手机B分享上述图片。
上述数据分享方案中,电子设备与用户的UI交互较多,并不适用于AR/VR场景的数据分享。例如,在AR/VR场景中,电子设备所要展示的AR/VR场景信息较多;如果在AR/VR场景中使用上述方案进行数据分享,过多的UI交互可能会影响AR/VR场景信息的展示,影响AR/VR场景信息的展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及设备,可以减少在AR/VR场景进行数据分享的UI交互,进而可以保证AR/VR场景信息的展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分享数据。该第一设备安装有第一应用(application,APP)。该第一APP用于提供与现实世界呈1:1对应关系的数字世界。例如,该第一APP可以是河图(Cyberverse)APP。其中,第一设备在第一APP登录了第一账号。
其中,第一设备可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用于触发第一设备启动第一APP。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第一设备可显示第一图像。该第一图像是在第一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现实世界的第二图像中融入数字世界的多个3D标识信息,并进行AR渲染得到的。该多个3D标识信息包括第一3D标识和第二3D标识。该第一3D标识至少用于标识现实世界中的建筑物、植物或山川风景。上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用户的图像,上述第二3D标识用于标识该第一用户。可以理解,第一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是融合了现实世界的图像和数字世界的3D标识得到的虚实融合的图像。
第一设备可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响应于该第二操作,第一设备可显示一个或多个虚拟物体。该一个或多个虚拟物体可以包括:第一设备中的图片、文件,以及第一APP的服务器提供的用于第一APP的不同账号相互分享的虚拟模型或表情图标。
第一设备还可接收用户的第一滑动操作。该第一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的起点为多个虚拟物体中的第一虚拟物体,终点为第一用户的图像。响应于第一滑动操作,第一设备可显示第一虚拟物体沿滑动轨迹向第一用户的图像运动的动态图像。第一设备还可以请求服务器向登录第二账号的第二设备传输第一虚拟物体。该第二账号是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