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核苷酸序列、其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25871.9 申请日: 2020-03-26
公开(公告)号: CN111378024A 公开(公告)日: 2020-07-07
发明(设计)人: 刘智禹;黄文树;乔琨;蒋彩云;许旻;陈贝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主分类号: C07K14/46 分类号: C07K14/46;C12N15/12;C07K16/44;C12N15/70;C07K1/36;C07K1/34;C07K1/22
代理公司: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代理人: 温洁;张辉
地址: 361000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豚毒素 结合 蛋白 tfpstbp1 核苷酸 序列 克隆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其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酸序列的多肽、或其多肽的活性片段。编码tfPSTB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采用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即得多克隆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克隆获得编码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的核苷酸序列,将其克隆至重组表达载体;S2.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获得表达产物;S3.表达产物经过滤,并通过亲和层析柱洗脱,收集洗脱峰即得重组蛋白。本发明得到的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其核苷酸序列、及其多克隆抗体,与TTX的结合性好,为开发河豚毒素免疫学检测方法、河豚毒素的解毒治疗药物等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河豚毒素结合蛋白,以及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其多克隆抗体。本发明还涉及了此河豚毒素结合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小分子生物碱神经毒素,其分子式为C11H17O8N3,分子量为319。为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河豚毒素是典型的Na+通道阻滞剂,可以与肌肉神经细胞膜表面的Na+通道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神经细胞中Na+的流入,并阻止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性传递。

由河豚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常发生,主要原因是误食有毒的河鲀。国内外学者对河豚毒素的来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河豚毒素不仅存在于河鲀体内,而且广泛分布在其他动物体内,如纽虫、蝾螈、树蛙等一些两栖动物的体表。同时,发现多种细菌也可产生TTX。不同生物对TTX的耐受性差异很大,河鲀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和区域差异。

与无毒生物相比,富集大量TTX的有毒河鲀对TTX的耐受性更高。在海水河鲀中,肝脏和卵巢通常具有最高的毒性,其次是肠道和皮肤,肌肉和/或睾丸呈无毒或微弱。在有毒河鲀中,肝脏通常全年都表现出很高的毒性。卵巢在产卵期通过积累从肝脏转移的TTX而变得剧毒TTX在河鲀体内的转移,积累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河豚毒素在生物体内能够与特定的蛋白结合,从而降低其毒性效应。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是河鲀体内发现的一类载体蛋白,可以与TTX结合,参与河豚毒素在体内的转运。对于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的获得多数学者采用直接从鱼体分离纯化的办法,但是所得产量较低,步骤繁琐,不容易大量获得。通过体外重组表达获得该蛋白的相关研究仅见于红鳍东方鲀和豹纹东方鲀,然而所获得的重组表达产物PSTBP1均无TTX结合活性。目前尚未见从菊黄东方鲀中分离纯化河豚毒素结合蛋白的相关报道。通过重组表达技术从不同种类的河鲀体内获得可使机体免于TTX毒性作用的结合蛋白,对于阐明TTX在河豚体内的转移、富集机制,进一步开发TTX解毒剂或检测试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核苷酸序列、其制备方法及其多克隆抗体,以进一步应用于TTX的解毒剂,和(或)开发TTX的检测试剂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其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酸序列的多肽、或其多肽的活性片段。

本发明还公开了编码河豚毒素结合蛋白tfPSTBP1的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5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