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6366.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秀晴;高木孝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2475 | 分类号: | H01M8/2475;H01M8/0202;B60L5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杨溢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系统 以及 车辆 | ||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堆(28),其具有将多个包括隔板(56、58)的发电单电池(31)层叠而成的单电池层叠体(32);以及收容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堆壳体(44),在所述隔板的外缘部设置向外方突出的突片(82a、84a),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16)中,
所述发电单电池具有与所述单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和所述突片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所述堆壳体中位于所述突片的突出方向的位置的盖部的外表面包括:
第一外表面(110a),其位于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
第二外表面(112a),其位于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并且比所述第一外表面靠所述单电池层叠体所处位置侧;以及
外表面连结部(114a、130),其将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互连结,
在所述盖部中设有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部位与所述单电池层叠体之间形成有空间(S),在该空间(S)配置所述突片和用于将所述发电单电池的发电电力向外部供给的母线(102、104),
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具备设置于所述盖部的电设备单元(30),
所述电设备单元具有:
单元主体(116),其与所述母线电连接;以及
单元壳体(118),其配置于所述盖部并收容所述单元主体,
所述单元壳体中与所述盖部相向的部分包括:
第一壁部(124),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向;
第二壁部(126),其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向;以及
连结壁部(128),其将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相互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壳体中与所述盖部相向的面包括:
第一接触面(124a),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接触;
第二接触面(126a),其与所述第二外表面接触;以及
接触面连结部(128a),其将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互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表面连结部是从所述第一外表面至所述第二外表面为止向所述单电池层叠体所处位置侧连续地倾斜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表面连结部,从所述第一外表面朝向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多个台阶部(1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和所述母线位于比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靠一端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位于比所述母线靠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位置,
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单元壳体的一端,位于比所述发电单电池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突片的一端靠所述母线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片是第一突片,
在所述隔板中与所述第一突片所处位置侧的相反侧的外缘部(56d、58d),形成向所述第一突片侧凹陷的凹部(92、96),
在所述凹部的底部(94、98)设置向与所述第一突片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片(82b、84b)。
8.一种燃料电池车辆(10),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前箱(14),其设置在仪表板(12)的车辆前方;以及
前围上板(18),其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上端部,
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以所述单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并且所述盖部为所述堆壳体的上壁部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前箱内,
所述第二外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外表面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后方上端位于比所述前围上板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I制造装置用自屏蔽体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