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6711.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郑峰;齐昊然;李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3/00 | 分类号: | C01B23/00;B01D53/22;B01D61/00;B01D61/58;B01D53/86;B01D53/46;B01D53/26;B01D53/28 |
代理公司: | 沈阳工匠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6 | 代理人: | 杨秀伟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氦气 生产工艺 以及 设备 | ||
1.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BOG原料气经BOG原料气一级压缩机后进入到一级换热器,控制进入一级膜分离器的温度,进过一级换热器的BOG原料气进入到一级膜分离器中,一级膜分离器非渗透气送至原燃料气管网,一级膜分离器渗透气出口设置一级真空泵;
S2:经一级真空泵抽真空的气体送至缓冲罐,再进入到二级压缩机进行压缩,二级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经过二级换热器升温后送至二段膜分离器;
S3:二段膜分离器的非渗透气直接送至BOG原料气一级压缩机后与压缩后的原料气混合再次进行氦提纯;
S4:二级膜分离器的渗透气出口设置二级真空泵,二级真空泵的出口送至催化脱氢反应器;
S5:催化脱氢反应器的出口连水冷器,冷却后的气体经过气液分离器后送至分子筛干燥器;
S6:干燥后的气体送至氦气纯化器,经压缩机升压后通过数显式供气汇流排系统送至氦气瓶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BOG原料气压力为0.02~0.05MPaG,氦气含量1%~3%(v),经过BOG原料气一级压缩机后BOG原料气压力为0.7~1.5MPa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膜分离器非渗透气送至原燃料气管网,一级膜分离器渗透气氦气含量15%~20%(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真空泵入口压力为-0.09~-0.08MPaG,一级真空泵出口压力为0.05~0.1MPa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压缩机后气体压力为0.8~1.6MPaG,比上述BOG原料气一级压缩机出口压力高0.1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真空泵入口压力为-0.09~-0.08MPaG,二级真空泵出口压力为0.05~0.1MPaG,二级膜分离器渗透气氦气含量50%~60%(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干燥器采用多孔性的铝硅酸盐结晶体,经过分子筛干燥器后的气体露点降至-6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氦气增压机出口压力为16.0MPaG。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BOG原料气压缩装置(1),一级换热器(2),一级膜分离器(3),一级真空泵(4),缓冲罐(5),二级压缩机(6),二级换热器(7),二级膜分离器(8),二级真空泵(9),催化脱氢反应器(10),水冷器(11),气液分离器(12),分子筛干燥器(13),氦气纯化器(14),氦气增压机(15),数显式供气汇流排系统(16)以及氦气瓶(17),上述装置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氦气生产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G原料气去燃料气管网手阀(18),BOG原料气去提氦装置手阀(19)以及一级膜分离器渗透气去BOG燃料气手阀(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7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