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齿轮箱异常数据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6956.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昱平;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迅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异常 数据 分类 方法 | ||
1.一种风电齿轮箱异常数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风场中各风电齿轮箱的振动数据共计N组,将数据放入数据集S中;
步骤二:将数据集S按合适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St、测试集Se和预测集Sp;
步骤三:将数据集S中第i(1≤i≤N)组数据分成m段,计算各段数据的均值μim,有效值yim,峭度βim,进一步得出第i组数据各段均值的极差μiR与方差μiσ,各段有效值的极差yiR与方差yiσ,各段峭度的极差βiR与方差βiσ,构造出第i组数据的特征指标向量fi=[μiR,μiσ,yiR,yiσ,βiR,βiσ],逐个计算出数据集S中每组数据的特征指标向量;
步骤四:初始化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产生规模为P的粒子群,迭代次数设为K,令第j(1≤j≤P)个粒子的位置向量xj=[xj1,xj2],其中xj1为XGboost算法中的学习率,xj2为XGboost算法中的决策树个数,令第j个粒子的速度向量vj=[vj1,vj2],其中vj1为随机初始化的xj1的速度,vj2为随机初始化的xj2的速度,令第j个粒子的适应度向量fitj=[fitj1,fitj2]其中fitj1为XGboost算法的准确率A,fitj2为XGboost算法耗时T;
步骤五:将训练集St中的各组数据的特征指标向量,输入至P个粒子各自对应参数的XGboost算法中,对XGboost算法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完成的XGboost算法对测试集Se进行预测,记录XGboost算法的准确率A与耗时T,并将其存入每个粒子的fit中;
步骤六:将P个粒子的fit进行比较,将处于Pareto支配地位或互不Pareto支配的粒子放入精英集,将粒子超空间划分网格,应用轮盘赌法在这些网格中随机选择一个精英集粒子作为群体初始最优解g_x,根据式(1)更新第j个粒子的第一次迭代速度根据式(2)更新第j个粒子的第一次迭代位置
其中,上标为1的表示第一次迭代所得值,w为惯性权重,c1为加速常数,r1为[0,1]之间的随机数,使更新具有随机性,提升搜索能力;
步骤七:根据式(3)和式(4)求解K次迭代后的粒子群中各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并比较每次迭代后各粒子的fit,将处于Pareto支配地位或互不Pareto支配的粒子的位置向量存入精英集中,并将精英集中处于被Pareto支配的粒子扔出精英集,
其中,上标为k的表示第k次迭代所得值,上标为k-1的表示第k-1次迭代后所得值,c2为加速常数,r2为[0,1]之间的随机数,p_xj为第j个粒子的历史最优解,g_xk-1为第k-1次迭代的群体最优解,其余参数同步骤六;
步骤八:在精英集中选择合适的一个粒子位置向量,将其学习率和树的个数这两个超参数输入XGboost算法中,得到优化好的MOPSO-XGboost算法;
步骤九:利用优化好的MOPSO-XGboost算法对预测集Sp进行分类,从而区分出正常与各类异常的风电齿轮箱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迅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迅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9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软件开发平台的开发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