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调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6992.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学;蓝川嗣史;三好悠司;铃木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4 | 分类号: | B60H1/04;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调温 装置 | ||
本发明一边抑制在制热期间制热功能暂时停止一边高效地实施制冷循环。车载调温装置(1)具备:具有用于制热的加热器芯(43)和第一热交换器(22)并且供第一热介质循环的第一热回路(4)、具有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一热交换器和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并且实现制冷循环的制冷回路(2)以及与第一热回路连通并供第一热介质流通的内燃机(52)的热介质流路。第一热回路构成为: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与加热器芯的下游且第一热交换器的上游的芯下游侧部分和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且加热器芯的上游的芯上游侧部分连通,并且第一热回路还具备第一流通方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通方式控制装置能够在至少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与芯上游侧部分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芯下游侧部分连通的第二状态这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具备制冷回路和高温回路的车载调温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制冷回路构成为通过供制冷剂循环从而实现制冷循环,高温回路具有用于车厢内的制热的加热器芯。在该车载调温装置中,制冷回路和高温回路共享一个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热从制冷剂向高温回路的冷却水移动,并使制冷回路的制冷剂冷凝。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载调温装置中,高温回路也与内燃机的冷却水流路连通。因此,高温回路构成为:从内燃机吸热而升温的冷却水和在上述热交换器中从制冷剂吸热而升温的冷却水能够流入加热器芯。而且,在应进行车厢内的制热时,在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在内燃机中升温的冷却水供给到加热器芯,在内燃机的停止期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升温的冷却水供给到加热器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0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载调温装置中,当在内燃机中升温的冷却水供给到加热器芯而进行制热时,在热交换器与加热器芯之间的回路中,冷却水不循环。因此,此时,热交换器与加热器芯之间的回路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变低。
其后,当内燃机停止时,向加热器芯供给的冷却水的供给源从内燃机切换为热交换器。然而,由于此时热交换器与加热器芯之间的回路内的冷却水的温度较低,所以在刚切换向加热器芯供给的冷却水的供给源后,低温的冷却水暂时向加热器芯流动。结果,在车厢内,尽管要求了制热,但是在内燃机停止后,制热功能暂时停止而向车厢内供给较冷的风。
另一方面,为了抑制这种情况,也可考虑即使在向加热器芯供给在内燃机中升温的冷却水而进行制热时,也使较暖的冷却水向热交换器循环。然而,在该情况下,由于较暖的冷却水向热交换器的高温回路侧流动,所以即使在制冷回路中使制冷循环运转,也不能够在热交换器中利用制冷剂进行充分的散热。因此,不能够高效地实施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循环。
鉴于上述课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在制热期间制热功能暂时停止一边在需要时在制冷回路中高效地实施制冷循环的车载调温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要旨如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
- 下一篇:过滤器催化剂、废气净化装置和过滤器催化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