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7163.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张祥;袁洪亮;武晓娟;郑琪;毕谣;赵志强;钟璇;张冬华;王家星;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37;C09K1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张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暗态漏光问题,且提高产品对比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反射LCD(液晶显示器)产品不需要背光源,具有功耗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市场前景巨大。在相关技术中,全反射LCD产品按照显示模式可以分为常白显示和常黑显示。其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LCD产品相较于常白显示模式的全反射LCD产品,成本低,但是,常黑显示模式存在暗态漏光以及对比度(CR)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暗态漏光问题,且提高产品对比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用于形成驱动液晶偏转的电场,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
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取向相同,并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
示例性的,所述液晶层为染料液晶层,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示例性的,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重量比为(0.1~5):100。
示例性的,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包括黑色染料分子,所述黑色染料分子用于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并吸收波段为380~450nm的低波段光。
示例性的,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上转换材料分子,用于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并吸收具有第一波段的低能量光,而发射出具有第二波段的高能量光,其中所述第一波段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段的波长;
或者,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下转换材料分子,用于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平行取向状态,并吸收具有第三波段的高能量光,而发射出具有第四波段的低能量光,其中所述第三波段的波长小于所述第四波段的波长。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面板为全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示例性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配向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配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