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车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7947.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水龙;田佳伟;邓聚才;许恩永;王方圆;向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 | 分类号: | F16D55/226;F16D55/00;F16D125/04;F16D1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车制动系统,其包括:制动总泵,包括缸体、与所述缸体连接的储油仓、从所述缸体的其中一端穿入缸体内部的第一活塞组,以及设置于所述缸体另一端的出油盖;所述出油盖的外侧具有第一油口,内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油管,将制动总泵的第一油口与分布在各个车轮处的制动卡钳进行连接,并能够向各个制动卡钳提供液压;以及,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固定于各个车轮的轮毂上;所述制动卡钳固定于卡车悬架上,并能够夹持所述制动盘的外缘。本发明能够使得减速和制动过程能够相对平稳进行,无需严格且均匀地控制脚踏按压的动作行,提升了驾驶和行车的体验度,提高了制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卡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卡车的制动系统通常由液压控制,其包括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储存有制动液的制动总泵、分布设置在各个车轮处的分泵及其制动器;其中,制动总泵与各个分泵之间通过油管进行连接,通过制动液以提供液压驱动力。其中,盘式制动器由于其制动效果快速有效、且制动热衰退性好等多方面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端的卡车制动系统中。现有制动器的制动效果较为快速且急促,当脚踏制动踏板时,其能够使卡车快速停下,但这也造成了车辆骤然停止时所产生的惯性风险和行车的平顺性,司机需要严格且缓慢地控制自己的脚踏力度和按压行程才能够使得车辆的减速和制动过程平稳进行,因此,这需要司机的脚力按压动作具备良好的把控技能。而对于驾驶尚不熟练的司机而言,由于脚踏行程控制不熟练的缘故,车辆的制动过程极易出现间歇性的“前促”动作,甚至骤然刹车而导致的车内物品跌落甚至其他的人身安全问题,大大降低了驾驶和行车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制动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刹车过程不平稳,且难以控制力度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车制动系统,其包括:制动总泵,包括缸体、与所述缸体连接的储油仓、从所述缸体的其中一端穿入缸体内部的第一活塞组,以及设置于所述缸体另一端的出油盖;所述出油盖的外侧具有第一油口,内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油管,将制动总泵的第一油口与分布在各个车轮处的制动卡钳进行连接,并能够向各个制动卡钳提供液压;以及,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固定于各个车轮的轮毂上,并能够与对应的车轮同步转动;所述制动卡钳固定于卡车悬架上,并能够夹持所述制动盘的外缘,且所述制动卡钳能够保持固定不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车制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缸体与储油仓衔接的侧壁上设置有补偿油孔和回油孔;所述缸体上对应于所述出油盖的一端为出油端,另一端为挤压端;所述第一活塞组包括位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连接且向外穿出所述挤压端的推杆;所述活塞的头部与所述出油盖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活塞的外围具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凹陷腔;所述活塞的头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压力腔与凹陷腔的平衡孔,且所述活塞头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贴合在所述平衡孔上的柔性封堵件;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挤压端时,所述活塞的头部以及柔性封堵件位于所述补偿油孔和回油孔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车制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塞的头部还固定有外伸的螺杆,所述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将所述柔性封堵件上的至少部分位置按压在所述活塞的头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挤压在所述挤压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梁体预应力混合抗弯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面部的三维动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