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组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28448.4 申请日: 2020-03-27
公开(公告)号: CN111744076A 公开(公告)日: 2020-10-09
发明(设计)人: A·阿莱格雷蒂;P·格吉斯 申请(专利权)人: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主分类号: A61M5/178 分类号: A61M5/178;A61M5/31;A61M5/32;A61M5/34;A61M5/46
代理公司: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代理人: 张丰豪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注射 组件
【说明书】:

一种注射组件,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注射器筒(12)、支撑针并联接至注射器筒(12)的远端的针座(20)。套筒(32)位于注射器筒和针座上,以在覆盖针的第一位置和露出针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套筒(32)被偏压到伸出位置以覆盖针。套筒具有远端(38)和近端(40)。在使用期间,将注射器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使得套筒的远端在针之前接触患者的皮肤,从而通过套筒来吸收相对于皮肤表面施加的侧向或角向力,以抑制套筒滑动并在插入过程中抵抗针的弯曲。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注射组件或输送组件。注射组件或输送组件(例如注射器组件)具有可移动套筒,该可移动套筒可在使用期间缩回。所述组件还具有围绕针的可移动构件套筒,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帮助引导针并使针的弯曲最小化。

背景技术

在针不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情况下,难以将4mm至5mm范围内的针长度插入患者体内。短长度要求针以直线的方式刺穿皮肤,以确保适当穿刺并降低针弯曲的风险。

针插入患者皮肤主要取决于针的特征、而不是如在“Needle InsertionModeling;Identifiability and Limitations,L.Barbe,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and Control 2(207),191-198”中所公开的针支撑件的特征或结构。针插入患者皮肤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这些阶段会影响注射深度。第一阶段对应于针与皮肤的初始接触,其中组织发生变形但不刺穿皮肤的表面。第二阶段是指当针的插入力停止时皮肤被刺穿且皮肤发生松弛。第三阶段是拔出针并在拔出针时向外拉动或拉伸皮肤。

针长度(例如具有约4mm至5mm的长度的针)适于将药物注射到皮下区域中的指定目标深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使得针可以被一致地插入到期望的目标深度。现有的笔式针具有插管,该插管支撑在从针座延伸的轴向柱上。柱形成狭窄部分和相对较宽的基部,该相对较宽的基部在注射期间不接触皮肤。在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笔式针中,抵靠注射部位放置的针座的远侧面可能相对较大,并且在边缘处可以设有轻微的锥度。当相对于患者的皮肤表面成一定角度插入插管时,针座的边缘可与皮肤接合。

已经生产出各种注射装置,其中在注射或拔出针期间支撑结构不接触皮肤。已经提出了其他装置,其中该装置的端面被定位成接触皮肤表面,以限制穿入患者体内的深度。

笔式注射器输送装置有助于肠胃外药物的自我施用。笔式针是基于针的注射系统的部件并且由使用粘合剂组装到塑料针座中的双头插管组成。针座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允许所述针座附接到笔式注射器装置。笔式针的附接允许插管的近端穿过药筒的橡胶隔片,以形成流体流动路径。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笔式注射器输送装置将胰岛素每天多次注射到皮下(SC)组织中可以维持血糖控制,所述笔式注射器输送装置被开发为小瓶和注射器的方便且谨慎的替代品。商业上可获得呈一次性或可多次使用构造的许多笔式注射器,每种笔式注射器都提供各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特征。远侧笔式针插管与输送部位接合,从而提供用于输送的导管。笔式针设计旨在使得能够一致地输送至目标组织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注射液的泄漏,并减少与注射相关的疼痛/不适和诸如出血和瘀伤的部位效应。主要设计特征、针长度/规格和针座表面几何结构、以及输送系统的力学和注射技术决定了注射的成功。

可以在皮肤的皮内区域、皮下区域和肌内(IM)区域中进行注射。对于包括胰岛素在内的许多类型的可注射药物,SC区域对于实施注射而言是优选的。参见例如Lo Presti等人的“Skin and Subcutaneous thickness at injecting sites in children withdiabetes:ultrasound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giving injection,Pediatric Diabetes(2012)”。

尽管现有装置通常适合于预期用途,但是仍然需要用于控制用于将药物或药品输送到选定目标区域的插管的刺入深度的改进装置。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