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钙合金正极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8554.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方玉斌;曹龙泉;周文渭;李越南;刘海凤;裴小鹏;冯志;杨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73;H01M4/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钙合 金正 极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钙合金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铅蓄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取磷酸、四碱式硫酸铅晶种、三氧化二锑、铅粉混合,再加水搅拌并加热至75~85℃获得包裹浆;(2)将铅钙合金板栅悬挂于固化室的固化架上,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再调节固化室循环风风速至80~100%,相对湿度75~90%,然后将步骤(1)的包裹浆喷至固化室内,包裹浆液滴经循环风吹送并包裹在板栅表面;(3)带有包裹浆的板栅进行氧化处理、再烘干,得到正极板栅,然后涂覆铅膏,制得所述铅钙合金正极板。上述方法通过改善铅钙合金板栅/铅膏界面,提高系统导电性,提升电池过放电性能、循环充放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钙合金正极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富液式电池普遍采用Pb-Sb合金(Sb%≥2%)用于制作正极板栅中,它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特别是电池在深度使用中循环寿命远优于采用Pb-Ca合金制造的正极板。但采用Pb-Sb合金制造的电池缺陷较多,如充电过程中有酸溢出,腐蚀设备并对环境污染大;电池使用充电后失水严重需定期补充纯水。基于上述原因,生产企业在生产免维护蓄电池时采用Pb-Ca合金代替Pb-Sb合金板栅。
但是采用Pb-Ca合金作为正极板栅制造的电池,电池在深循环使用中正极活性物质衰退较快,其特征为:寿命终止时没有观察到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板栅无明显的腐蚀,电池的开路电压正常,只是放电时电池容量明显下降,被称作早期容量损失(PCL-1)。
电池早期容量损失(PCL-1)发生在板栅腐蚀层的外层与活性物质的界面上。当电池进行深度放电时,腐蚀层靠近活性物质处PbSO4结晶集中,使靠近板栅侧的溶液变成碱性,导致PbSO4层下面的腐蚀层产物为α-PbO,腐蚀层电导下降,产生阻挡层。
免维护电池制造过程中,在正极Pb-Ca合金中加入锑,可改善板栅与腐蚀层界面的导电性,迟缓PCL-1的发生。如专利文献CN 109698353 A公开了一种避免早期容量损失的蓄电池正合金,由铅、钙、锡、锑和铝组成,所述正合金的含量比为钙:0.07~0.09%,锡:1.2~1.3%,锑:1~1.2%,铝:0.02~0.05%,剩余均为铅。
专利文献CN 107507966 A公开了一种增强蓄电池极板强度及电池容量的配方,包括石墨1.5~3.0wt%、硫酸盐0.8~1.5wt%、三氧化二锑0.8~1.5wt%、硫酸钠1.5~3.0wt%、四碱式硫酸铅1.5~2.5wt%以及聚酯纤维0.08~1.0wt%。采用该配方可以增加极板内4BS的形成,膏栅结合与PAM之间的连接力,使极板强度及CL腐蚀层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虽然在铅钙合金中添加锑可以改善电池早期容量损失,但深循环寿命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钙合金正极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善铅钙合金板栅/铅膏界面,提高系统导电性,提升电池过放电性能、循环充放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钙合金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磷酸、四碱式硫酸铅晶种、三氧化二锑、铅粉,分别按照质量比1:1~1.2:1.5~2:3~4混合,再按照混合物与水质量比1:15~19往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并加热至75~85℃获得包裹浆;
(2)将浇片工序后制得的铅钙合金板栅悬挂于固化室的固化架上,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再调节固化室循环风风速至80~100%,相对湿度75~90%,然后将步骤(1)的包裹浆喷至固化室内,包裹浆液滴经循环风吹送并包裹在板栅表面;
(3)带有包裹浆的板栅进行氧化处理、再烘干,得到正极板栅,然后涂覆铅膏,制得所述铅钙合金正极板。
步骤(1)中,利用高速搅拌混合配制热喷包裹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