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8776.4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8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侯亚;雷昆;罗坤;马继田;陈鹏强;高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Q30/02;G06F16/28;G06F1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工程量 以及 避免 二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模块、提量模块、规则库模块、反查模块、刷新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
导入模块:用于导入用户选择的算量工程文件信息到计价工程中;
提量模块:用于自动筛选出由导入模块导入的算量工程文件中默认匹配当前清单的所有构件,并将工程量提取到当前清单的工程量中;
规则库模块:用于系统内置规则,并供提量模块在自动筛选时的算法调用;
反查模块:用于在计价工程中定位和查看以及修改当前清单的所有构件以及构件下的图元信息;
刷新模块:用于存储于在计价工程中的算量工程中的工程量发生变化时,将当前清单的修改的构件的数据同步至计价工程中;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连接提量模块、反查模块以及刷新模块进行实时的报表显示已提量的清单及提取的构件信息数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量模块用于连接计价工程和算量工程,并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计价工程和算量工程之间的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量模块针对每条清单,提量界面会自动筛选出清单默认匹配的所有构件,通过设置分类条件、设置楼层、房间号等功能,用户可以找到适合当前清单的构件,选择执行应用后软件会自动将选择的构件信息保存到算量工程、累加所有构件工程量赋值给当前清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库模块提供可编辑修改的个人规则库,并将修改的个人规则库存放至云空间,并直接通过在线更新的方式进行个人规则库的替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新模块会在存储于在计价工程中的算量工程中的工程量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的用户数据变化报告,并将当前清单下的修改的构件数据使用windows消息的方式自动从算量工程刷新到计价工程中。
6.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建立计价工程中清单定额和算量构件之间的匹配规则,并将匹配规则内置在计价工程中;
S200、将算量工程编制好的工程文件以二进制缓存形式导入计价工程中,计价工程依据匹配规则筛选出工程文件的清单定额默认匹配的算量构件信息,并将用户选择的算量构件的工程量赋值到定额清单工程量中,并将算量构件的构件和图元信息保存至计价工程中,进行图形工程量的提取;
S300、根据算量构件的构件和图元信息具体的具体分类项的选择直接定位匹配定额清单工程中图元信息,并导入算量工程中进行查看修改,并将修改的图元信息在计价工程中进行刷新保存;
S400、将S200和S300中图形工程量的提取和图元信息的数据修改以报表数据的形式呈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中,建立计价工程中清单定额和算量构件之间的匹配规则具体方法:
收集用户的历史提量数据保存到云端形成大数据,再基于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进行定额清单与算量构件的信息关联,最后将关联出的算量构件工程量累加赋值给定额清单工程量,自动完成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中,当算量工程中图形工程量发生变化时,算量工程自动调用匹配规则,实现算量工程中数据和计价工程中数据的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取工程量以及避免二次提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算量工程中数据和计价工程中数据的同步的具体原理包括:系统将图形工程量提取至计价工程中,计价工程便生成和保存图像工程量的一个唯一标识,算量工程通过计价软件中的唯一标识获取到具体的算量构件信息,再将修改后的算量构件信息赋值到计价工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87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