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副枪检测的转炉终点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9135.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政;李康国;何晓东;罗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检测 转炉 终点 动态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副枪检测的转炉终点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最靠近转炉当前炉次之前的多个参考炉次,收集每个参考炉次通过副枪所采集的参考炉信息,所述参考炉信息包括每个参考炉次的动态开始钢水碳含量、吹止钢水碳含量、动态开始温度、吹止温度、吹止总氧量、动态吹氧量和动态矿石量;
S2、剔除步骤S1收集到的参考炉信息中含有异常信息的参考炉次;
S3、根据剔除后的参考炉次的参考炉信息,计算得到每个参考炉次的升温速率和脱碳速率;
S4、计算每个参考炉次的渣量,并根据渣量获取每个参考炉次的升温速率和脱碳速率的补正量;
S5、根据每个参考炉次的升温速率和脱碳速率、升温速率和脱碳速率的补正量、各个参考炉次的权重,计算得到当前炉次的预测升温速率和预测脱碳速率;
S6、根据当前炉次的预测升温速率和预测脱碳速率,计算为达到当前炉次的目标碳和目标温度所需的吹氧量和矿石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副枪检测的转炉终点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选取最靠近转炉当前炉次之前的15个炉次作为参考炉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副枪检测的转炉终点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参考炉信息超过下表中下限或上限的信息视为异常信息:
参考炉信息 下限 上限 吹止温度 1600℃ 1690℃ 动态开始温度 1570℃ 1650℃ 吹止钢水碳含量 400ppm 700ppm 吹止总氧量 3]]> / 动态矿石量 0kg 3000kg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副枪检测的转炉终点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当剔除含有异常信息的参考炉次后的参考炉次大于5炉次的,保留最靠近转炉当前炉次之前的5炉作为参考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1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