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截流和缓冲设施的可调蓄设备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9187.8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徐松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截流 缓冲 设施 可调 设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截流和缓冲设施的可调蓄设备,包括:合流支管;污水支管,与合流支管相连通;截流设施,设置在合流支管和污水支管之间;缓冲设施,与截流设施相连通;雨水口,与合流支管相连通;第一分流设施,分别与合流支管和市政合流管相连通;初雨调蓄设施,与第一分流设施相连通;第二分流设施,与市政合流管相连通,在线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与第二分流设施相连通。本发明实现了雨污分流,降低了处理设施在降雨时期的处理压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在非降雨时期避免了仅对污水进行处理并排放时所造成的河道干涸的技术缺陷,达到了河水及时补给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截流和缓冲设施的可调蓄设备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市政排水系统主要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就近排入水体,容易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道内排除的装置。
目前,在现有的市政排水技术中,大多数合流制小区存在如下问题:
(1)、在雨天时,其雨水按照时长法、或是水质法、或是液位法将其分为初雨和中后期雨,而针对初雨的排放方式,一般是将初雨直接分流至市政污水管,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利用,然而,污水管的输送容量有限,本身无法容纳大量的污水和雨水的混合水,若对污水管进行改造,势必造成成本太高,而混有污水和初雨的混合水由于量较大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时,也会造成污水处理厂容量不足,或者处理资源浪费;另外在晴天时,由于初雨均已经在雨天时被处理排放,其水的处理排放量仅涉及生活污水,这样针对长期晴天时由于水处理排放量不足也极易导致河道的沿线无水补充的情况,发生河道干涸。
(2)、由于合流制小区内部的管道系统中,并未对污水和雨水的排放实现雨污分流,这就使得一方面,在雨天时,由于合流支管流出的雨水中混入了大量的污水,此时这部分污水若输送至市政合流管,极易造成与市政合流管相连的自然水体被污染;又一方面合流支管中持续的有流入的污水和雨水,此时的污水被雨水稀释,但是其中的污染物浓度还是比较高,因此,从合流支管中流出的中后期雨水也是污水,若将中后期雨水流入市政合流管中仍然会造成自然水体被污染,同时又由于中后期雨水的量较大,且市政合流管的容量有限,不能容纳中后期雨水及污水,若对合流支管进行改造,势必造成成本太高,而混有生活污水的中后期雨的量较大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也会造成污水污水处理厂容量不足,或者处理资源浪费。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市政排水技术中,针对合流制小区在雨天时对于雨水的处理及排放并未实现雨污分流,导致处理设施的处理压力很大、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转,降低了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以及在晴天时由于水处理排放量不足而极易导致河道的沿线无水补充的情况,发生河道干涸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雨天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很大、超负荷运转,处理设施使用寿命极低和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污水管输送压力和输送强度,而对污水管道进行改造又势必增加成本,以及在晴天时极易发生河道干涸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截流和缓冲设施的可调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设置在合流支管和污水支管之间的截流设施,用于对所述污水支管中的污水在降雨时期时进行截流;
缓冲设施,与所述截流设施相连通;
第一分流设施和第二分流设施,所述第一分流设施与所述合流支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合流支管的下游方位,所述第二分流设施与市政合流管相连通;
初雨调蓄设施,与所述第一分流设施相连通;
在线处理设施,与所述第二分流设施相连通;
污水处理设施,与所述第二分流设施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