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窄边框、低热膨胀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9238.7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松;张华彬;陶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框 低热 膨胀 车载 tft 显示屏 背光源 结构 | ||
本发明一种窄边框、低热膨胀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下外框,位于下外框内侧的反射片,设于下外框的下边框内壁的灯条,设于反射片外侧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外侧的多个膜片,设于最外侧的膜片外侧的内框。内框嵌于下外框的四周边框内侧,内框用于限制膜片、导光板、反射片的Z方向松动,下外框的四周边框内壁,用于限制膜片、导光板、反射片的X、Y方向松动。内框左、右两边及上边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扣板,下外框左、右两边框及上边框,分别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扣框,扣板扣于扣框中。本方案采用一种颠覆性全新设计模式,使用下外框加内框的模式,代替了现有的上胶框+下铝框的模式,实现了背光源的窄边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低热膨胀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载显示屏中,背光起到光源的作用,用于点亮TFT(TFT为Thin FilmTransistor,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显示屏,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载TFT显示屏产品向着“窄边框”、“无Mura”方向不断发展。
现有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存在以下缺陷:
(1)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的左、右、上边框,限制了显示屏产品整机的“窄边框”实现(祥见本说明书背景技术的倒数第2段内容);
(2)目前大部分的车载TFT显示屏采用IPS液晶显示屏,在受外界应力情况下会产生漏光现象(也就是光不均匀现象,业内称为Mura),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3)常规的采用塑胶上框的TFT显示屏背光源,因为塑胶的线性膨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材质的TFT显示屏,因此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会对TFT显示屏产生应力,产生低温Mura或高温Mura,影响显示效果。
现有的车载TFT显示屏行业侧入式背光源设计中,考虑成本、材料、工艺的限制,下框的结构设计为:单块冲压铝板四边做折弯,折弯边作为内部导光板、膜片的挡墙,其中一侧折弯边还作为LED灯条的基板,将LED灯条粘贴在该侧折弯边上。上塑胶框设计为:外侧四周带包围边,通过包围边包裹下框(也就是下铝框)的外形进行限位,防止X/Y方向的松动,上塑胶框和下铝框通过卡扣配合限制Z方向的松动。上塑胶内侧有台阶面压住膜片和导光板,防止膜片、导光板Z方向松动。
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设计中,背光的边框尺寸d1组成为:d1=上塑胶100壁厚尺寸a+下铝框500折弯壁厚b1+膜片200压边尺寸c1。图中还示出了背光源中的导光板300和反射片400。由此可见,如果减小背光X方向的边框尺寸d;需要减薄下铝板的厚度b1,但这会降低背光的散热性能及背光整机的强度。正是综合考虑背光整体强度和散热性能,需要保证铝板的厚度,由此产生了增加背光的边框尺寸d及总厚度与如何实现“窄边框”的矛盾。另外,现有上胶框结构的背光源设计中,与TFT显示屏粘胶面为塑胶材质,塑胶的线性膨胀率较大,在高温下的膨胀量和低温下的收缩量,远大于TFT显示屏所用的玻璃材质,两者胀缩量不一致,在胶的粘性作用下,背光会对TFT显示屏产生应力,造成低温Mura和高温Mura,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边框、低热膨胀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载液晶显示屏背光源,存在“窄边框”很难实现,受外界应力会产生Mura的缺陷,塑胶上框的线性膨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材质的TFT显示屏,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产生应力,导致低温Mura或高温Mura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窄边框、低热膨胀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下外框,位于下外框内侧的反射片,设于下外框的下边框内壁的灯条,设于反射片外侧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外侧的多个膜片,设于最外侧的膜片外侧的内框,所述内框嵌于所述下外框的四周边框内侧,内框用于限制所述膜片、导光板、反射片的Z方向松动,所述下外框的四周边框内壁,用于限制所述膜片、导光板、反射片的X、Y方向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