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网SIM卡的烧录及接入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9780.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4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辉;张磊;杨廷;赵宇航;卫志刚;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12/03;H04W12/041;H04W12/0433;H04W12/06;H04W12/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m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专网SIM卡的烧录及接入方法、系统,包括:烧录终端从安全设备读取随机数R1并发送至SIM卡;SIM卡使用烧卡密钥key1对随机数R1进行加密生成随机数密文E1;烧录终端读取随机数密文E1发送至安全设备;安全设备使用烧卡密钥key1对随机数密文E1进行解密获得随机数R2,将随机数R2与随机数R1比较,若一致,将制卡信息密文解密烧录至SIM卡;入网接口设备将随机数F1发送至烧录后的SIM卡;SIM卡使用入网密钥key2对随机数F1加密生成随机数密文M1并返回入网接口设备;入网接口设备使用入网密钥key2对随机数密文M1解密获得随机数F2,将随机数F2与随机数F1比较,若一致,执行鉴权入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网SIM卡的烧录及接入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俗称SIM卡)也称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为通信网络运营商根据用户的请求提供给用户的通信模块,以供用户利用该SIM卡上的数据以及通信电路实现与运营商网络进行网络通信,从而实现终端的网络通信业务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不断成熟,一些企业中利用网络下先进的通信机制,部署专门的无线网络,即专网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无线通信等功能。其中,所谓专网是相对于公网而言的,公网是指电信运营商运营的公共无线通信网络,而专网则是某些企业自建的无线网络,例如政务和公共安全等行业建立安全可靠的无线服务的专业网络。
目前,无线专网使用SIM卡进行远程操作,无须人工值守且能够高效处理相关业务,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面临相关风险隐患:非法的SIM卡混入且正常烧录后作为合法的SIM卡进行入网,一旦合法的SIM卡被非法替换入网后,将会给网络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网络瘫痪。
因此如何保证非法的SIM卡无法烧录成功且不能接入专网,提升专网的安全防护等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专网SIM卡的烧录及接入方法、系统,其能够保证非法的SIM卡无法烧录成功且不能接入专网,从而提升专网的安全防护等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专网SIM卡的烧录及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密钥预置阶段、制卡信息烧录阶段和SIM卡入网阶段;
密钥预置阶段:
在SIM卡出厂时,将烧卡密钥key1和入网密钥key2预置在SIM卡内,同时将所述烧卡密钥key1预置在安全设备内、将所述入网密钥key2预置在入网接口设备内;
制卡信息烧录阶段:
将所述安全设备通过通信接口接入到所述烧录终端上,将包括有SIM卡的烧卡器通过通信接口接入到所述烧录终端上;所述烧录终端中包括有制卡信息密文;
所述烧录终端从所述安全设备内读取随机数R1并发送至SIM卡;
SIM卡使用所述烧卡密钥key1对所述随机数R1进行加密生成随机数密文E1;
所述烧录终端读取所述随机数密文E1并发送至所述安全设备;
所述安全设备使用所述烧卡密钥key1对所述随机数密文E1进行解密获得随机数R2,并将所述随机数R2与所述随机数R1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表明该SIM卡是合法的SIM卡,并将制卡信息密文解密后烧录至SIM卡中;否则,该SIM卡为非法SIM卡,不进行制卡信息烧录;
SIM卡入网阶段:
在SIM卡入网时,入网接口设备将随机数F1发送至烧录后的SIM卡;
SIM卡使用所述入网密钥key2对所述随机数F1进行加密生成所述随机数密文M1并返回至入网接口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