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实验用的防护式风力发电机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0046.8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霞;谭志光;王路露;宋原;李延霆;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实验 防护 风力发电机 模型 | ||
1.一种物理实验用的防护式风力发电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侧壁上横向穿插有第一转轴(2),外壳(1)外侧第一转轴(2)外圈上固定有风扇叶片(3),外壳(1)侧壁上风扇叶片(3)外圈上固定有防护罩(4),外壳(1)外侧风扇叶片(3)旁设置有电风扇(5),外壳(1)内第一转轴(2)上套装有第一挡圈(6),第一挡圈(6)的侧壁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一挡圈(6)和第一转轴(2)采用轴承连接,外壳(1)内壁上第一转轴(2)正下方固定有第一支撑座(7),第一支撑座(7)上竖直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和第一支撑座(7)采用轴承连接,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8)通过锥齿轮结构传动,外壳(1)内壁上横向固定有连杆,连杆向外壳(1)的中部延伸,连杆向外壳(1)中部延伸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10)内竖直设置有套管(11),套管(11)和第二支撑座(10)采用轴承连接,套管(11)内竖直设置有圆杆(12),圆杆(12)无法在套管(11)内上下运动,圆杆(12)和套管(11)采用轴承连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圆杆(12)的外圈上,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套管(11)的内圈上,圆杆(12)的顶部伸出套管(11)并固定在调节杆(13)的下端,圆杆(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圆杆(12)外圈上圆杆(12)顶部伸出套管(11)部位螺纹连接有呈倒立设置的圆台形的第一摩擦块(14),第一摩擦块(14)底部设置有硅胶,第一摩擦块(14)的底部可部分伸入套管(11)内,外壳(1)内设置有无极调速机构,无极调速机构可以灵活调节第二转轴(8)与套管(11)之间的传动比, 外壳(1)侧壁上设置有小型的发电机(15),发电机(15)的轴伸入外壳(1)内,套管(11)与发电机(15)通过锥齿轮机构传动,外壳(1)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一螺杆(9),外壳(1)内第一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圈(16),第一螺杆(9)和第一支撑圈(16)采用螺纹连接,外壳(1)内第一螺杆(9)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摩擦块(17),第二摩擦块(17)可紧贴在套管(11)的外圈上,外壳(1)旁设置有电灯(18),发电机(15)产生的电用于电灯(18)的照明,发电机(15)输出的额定电压小于电灯(18)的额定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实验用的防护式风力发电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极调速机构包括带轮(19)、皮带(20)、转盘(21)、活动杆(22)、活塞(23)、第一弹簧(24)、第三转轴(25)、主动轮(26)、从动轮(27)、拉绳(28)和第三摩擦块(29),带轮(19)固定在第二转轴(8)上,套管(11)底部固定有转盘(21),转盘(21)设置为圆形,转盘(21)与套管(11)同轴,转盘(21)外圈上以转盘(21)的中点为原点圆形等距阵列有多个第一矩形槽(30), 第一矩形槽(30)靠近转盘(21)圆心一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31),第二矩形槽(31)向转盘(21)的中点延伸,第二矩形槽(31)内设置有活塞(23)和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24)一端固定在靠近套管(11)一侧的活塞(23)侧面上,第一弹簧(24)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槽(31)的内壁上,活塞(23)无法通过第一矩形槽(30)滑出,活动杆(22)一端固定在远离套管(11)一侧的活塞(22)侧面上,活动杆(22)另一端伸出第一矩形槽(30)并固定在第三摩擦块(29)上,皮带(20)一部分涨紧在带轮(19)的外圈上,皮带(20)另一部分涨紧在呈圆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三摩擦块(29)上,皮带(20)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第三摩擦块(29)与皮带(20)贴合一侧设置为等腰梯形,第三摩擦块(29)贴合皮带(20)一侧设置有硅胶,皮带(20)贴合在第三摩擦块(29)一端的等腰梯形内,转盘(21)底面上以转盘(21)的中点为原点圆形等距阵列有多个第三转轴(25),第三转轴(25)与第二矩形槽(31)相互对应,第三转轴(25)竖直设置在第二矩形槽(31)靠近套管(11)一侧的底部,拉绳(28)一端固定在活塞(23)靠近套管(11)一侧的侧面中部上,拉绳(28)另一端从第二矩形槽(31)靠近套管(11)一侧的底部穿过并缠绕在第三转轴(25)的外圈上,第三转轴(25)可在转盘(21)上自由旋转,第三转轴(25)的底部轴向固定有主动轮(26),圆杆(12)的底部从转盘(21)的中部向下伸出,圆杆(12)与转盘(21)采用轴承连接,圆杆(12)底部外圈固定有主动轮(27),主动轮(26)与每个所述从动轮(27)均相互啮合,第一弹簧(24)自然状态下使圆杆(12)旋转的方向与第一摩擦块(14)向下旋紧在套管(11)顶部的方向相反,外壳(1)两侧安装有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可使得皮带(20)涨紧在带轮(19)和呈圆形分布的多个第三摩擦块(2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0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