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0306.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亮;张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9/02;B24B41/02;B24B27/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何圣斐;李洪福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修磨铸坯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及其工艺,该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正上方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正上方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砂轮组件和电机,所述砂轮组件的输入端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测量组件。本发明通过物理接触法精确测量铸坯毛刺高度,解决了传统测距仪使用寿命短且不易测量等问题,而且可通过计算机在线分配磨削量,保证加工精度;本工艺通过交错设置多组装置对铸坯毛刺进行反复的测量和磨削,可有效保证磨削精度,且单个砂轮损坏后可直接替换,降低操作成本,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生产效率,具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中厚板生产线使用的原料为热送连铸板坯经过二次切割后的短定尺坯料。连铸板坯在分割过程中,切口端部下表面粘连有一条不规则的熔渣(即毛刺),这种毛刺硬度较大,且粘附力强,不仅可以对辊道、轧辊等设备造成诸如撞击、辊面划伤、辊身裂纹等伤害,而且由于氧化渣会夹杂在热轧钢板的首尾部而影响轧制板材的质量,对轧钢成品的表面质量和成品率有很大影响。
在现有的去除铸坯毛刺方法中,有锤刀去除法和火焰切割去除法等。锤刀去除法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刀片,通过离心力击打在板坯下端部清理毛刺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设备稳定性强,占地面积小,但不能应用于板幅较宽、厚度较薄的板坯,且刀具寿命直接影响轧钢生产效率。火焰切割去除法是再次采用火焰精切割的方法,依靠高温气体射流和附带氧气与金属氧化燃烧放热去除毛刺。其设备简单,技术较成熟,但火焰切割速度慢,会出现二次挂渣污染,严重影响实际生产中铸坯毛刺的去除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直接、适用性强的铸坯毛刺去除装置及工艺来提高轧制板材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精确测量铸坯毛刺高度并采用多组交错设置的砂轮使测量和磨削相互配合的方式来解决速度慢、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的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及其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柔性修磨铸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正上方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正上方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砂轮组件和电机,所述砂轮组件的输入端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测量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砂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前侧的砂轮头架和连接在砂轮头架输出端的砂轮,以及设置在砂轮外侧轴心处的螺纹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砂轮头架输入端的第一带轮和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第二带轮,以及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同步带。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和支撑板一侧之间的刻度尺和设置在刻度尺上端部的锁紧扣,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一侧且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平齐的指针传感器,所述锁紧扣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刻度尺上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工作台的四个角端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丝器及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船用不锈钢管段对接焊的背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