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0323.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艇要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材料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量子点材料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该量子点材料结构由内而外依次包括:量子点核、量子点壳和量子点配体层;量子点核包括砷化镉纳米簇;量子点核用于吸收预定波长的绿光;量子点壳用于保护量子点核;配体层用于促进量子点材料结构分散。本发明的量子点材料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RGB色阻不能够完全吸收其他波长的光导致液晶显示器件色纯度降低、色域降低影响视觉效果的问题。与传统的采用加厚RGB色阻膜厚的方案来提升色域相比,本发明可避免对亮度的影响。与现有的在RGB色阻中加入其他吸收材料提高色域的方法相比,本发明能效更高,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点材料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ney,简称为LCD)器件具有低压、微功耗、长寿命、无辐射,轻薄等优异特性,在众多平面显示器件中脱颖而出,成为发展最成熟、应用面最广、已经产业化并且仍在迅猛发展的一种显示器件。但LCD无法实现自发光,我们能看到的美丽的图案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因此为LCD提供背光源的背光模组是至关重要的零件之一,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为LED),光源来源于蓝光LED芯片激发稀土荧光粉。这种传统的荧光粉转换下的白光LED,由于红光光谱部分的缺失,导致显色指数偏低(通常低于80)、色温偏高(一般高于5000K),使其应用受限。因此,探索低成本、高效且显色指数高的新型荧光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量子点(Quantum Dots,简称为QDs)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荧光材料。该材料是一种具有零维结构的纳米材料,这种纳米级结构带来了量子尺寸效应。随着量子点粒径的减小,量子点的发光颜色由红到蓝移动。由于量子点材料在可见光发射光谱内其发射光的波段是可调的,人们可以根据光源需要制备相应的量子点材料,这是其他发光材料不可比拟的。也正因为量子点的光谱可调,因而可以实现高色域的背光系统。而且量子点的半高宽较窄(小于 30nm),实现了更纯的单色光,使得显示器的画面更加鲜艳亮丽。与传统荧光粉相比,在一样的灯光强度之下,量子点所需要的光源更少,在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力自然就少,故在节约能耗方面更有优势。
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最重要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可以获得80%以上的外界信息。而液晶面板是传递信息的直接媒介,因而液晶面板所能传递的颜色信息量也就决定了人们获得的信息量。色域值越大,代表其可以显示的颜色就更加丰富,色彩越艳丽,能被眼睛感受到的信息也就越多。目前主流的LCD技术利用红、绿、蓝(RGB)色阻对白光的不同透过率实现RGB彩色显示。目前大部分量子点背光源模组都是采用量子点膜与蓝光LED结合来提高LCD的色域,但是由于RGB色阻不能够完全吸收其他波长的光,使得RGB255灰阶下纯色的画面色纯度降低。传统技术通过提高RGB色阻厚度来提高色域。RGB光阻单体厚度增加会增加RGB色纯度,同时降低亮度值,反应到光谱上就是减小了其透过光谱的半高宽(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简称为FWHM)和峰值。随着膜厚的增加,色域值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幅度小于效率降低的幅度。因此,若采用加厚RGB色阻膜厚的方案来提升色域,需通过其他方式来优化透过率。现有技术还包括在RGB色阻中加入其他吸收材料来提高色域。由于这类材料的吸收光谱较宽,导致LCD穿透明显下降,能效上升。并且,上述方案都会大幅增加RGB色阻的成本。
因此,在保证LCD较高透率的前提下,如何提高RGB色纯度、降低漏光、提高色域,进而显示鲜艳的画面,追求更真实的画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材料结构、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RGB色阻不能够完全吸收其他波长的光导致液晶显示器件色纯度降低、色域降低影响视觉效果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