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0796.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忠湘;宋健民;陈诚;董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4G21/0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玲华;邢丽艳 |
地址: | 315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离子 渗透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50‑280份、粉煤灰50‑80份、矿粉50‑60份、黄砂620‑700份、碎石1000‑1200份、水120‑190份、微硅粉15‑28份、减水剂5‑8份、密实剂6‑15份。本发明通过密实剂及微硅粉的填充、增强作用以及减水剂、改性纤维的调节,使混凝土内部空隙填充密实,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使混凝土成型后抗渗等级≥P8,实体混凝土表面密实、光滑、无裂缝,耐久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拌混凝土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在混凝土总产量中占有较大优势,目前的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通常为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和水在搅拌站按预定比例混合后再运输至施工现场,尽管相对于早期的人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搅拌更为均匀,材料配合比、计量相对准确,但随着混凝土工程的多功能化、施工及应用环境的复杂化、资源与环境的优化,人们对混凝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来源不一,技术水平不一,控制方式不一,大多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性能仍停留在传统混凝土的层面上,即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在耐久性方面大多数也只考虑了抗(水)渗等级这一单一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并与人类的生活安全密切相关。随着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耐久性能好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作为混凝土研究的重点方向,预拌混凝土的综合耐久性能也越来越受重视,人们对预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混凝土的抗氯子渗透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表征混凝土抗水、抗油、抗氯离子渗透的综合能力,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水、离子等介质向内渗透的能力,反映混凝土密实程度及整体耐久性能。预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预拌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耐久性能,确保质量为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耐久性,保障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
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50-280份、粉煤灰50-80份、矿粉50-60份、黄砂620-700份、碎石1000-1200份、水120-190份、微硅粉15-28份、减水剂5-8份、密实剂6-15份。
预拌混凝土在特定使用环境和特定施工条件下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能,而耐久性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有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冻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主要依靠调整原料的配合比,这也是耐久性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其中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指标,主要可以通过混凝土电通量或抗氯离子渗透系数的方法进行测定。本发明以水泥、粉煤灰、矿粉、黄砂、碎石、水及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通过密实剂及微硅粉的填充、增强作用以及外加剂的调节,使混凝土内部空隙填充密实,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抗氯离子渗透的混凝土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60份、粉煤灰70份、矿粉60份、黄砂680份、碎石1080份、水150份、微硅粉20份、减水剂7份、密实剂1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微硅粉中SiO2的质量百分比为96-99wt%,Al2O3的质量百分比为0.5-2wt%,比表面积为25000-28000m2/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