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模式光纤及多芯光纤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1292.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郭显聪;甘霖;付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光纤 耦合器 | ||
1.一种单模式光纤,其应用于多芯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纤芯(1)、第一外包层(2)、下陷外包层(3)和机械包层(4);
所述纤芯(1)、第一外包层(2)、下陷外包层(3)和机械包层(4)各自内部的折射率均匀分布;纤芯(1)与第一外包层(2)的分界面处折射率发生变化,下陷外包层(3)与机械包层(4)的分界面处折射率发生变化;
纤芯(1)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外包层(2)的折射率,第一外包层(2)的折射率等于机械包层(4)的折射率,下陷外包层(3)的折射率小于机械包层(4)的折射率;
所述纤芯(1)的半径为4.4μm~4.6μm,所述机械包层(4)的半径为35.0μm~45.0μm,当所述单模式光纤拉锥后用于所述多芯光纤耦合器时,所述纤芯(1)变细形成拉锥后的纤芯,所述第一外包层(2)、下陷外包层(3)和机械包层(4)形成拉锥后的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模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1)相对机械包层(4)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31%~0.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模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包层(2)的半径为16.0μm~18.0μm,相对机械包层(4)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模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陷外包层(3)的半径为23.0μm~25.0μm,相对机械包层(4)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65%~-0.45%。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模式光纤的多芯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200)和N根单模式光纤(100);
所述N根单模式光纤(100)嵌套在所述套管(200)中且所述套管(200)一端被拉锥;所述套管(200)拉锥的一端用于被切割后与多芯光纤(300)熔接;所述套管(200)未拉锥一端中的每根单模式光纤(100)分别与对应的标准单模光纤熔接;其中,N>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芯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0)为玻璃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12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智能仓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信系统的增益控制方法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