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点云数据的铁塔形变检测检测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1646.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马维峰;谭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清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铁塔 形变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铁塔形变检测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铁塔的点云数据;基于所述点云数据确定预设数量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的三维坐标;对于位于任一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确定最高角点与最低角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该级横担的倾斜角度;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级的横担的倾斜角度判定所述待检测铁塔是否形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提高待检测铁塔的形变检测的效率,避免了检测人员要实地测量的繁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云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铁塔形变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电网需要建造铁塔,又称杆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建造完工时刻竖直的铁塔会变得倾斜变形。传统的常用的铁塔形变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杆塔形变的测量,但经纬仪、全站仪铁塔形变测量方法作业复杂,作业条件要求苛刻,架设地况要求良好,而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不易架设仪器三脚架,仪器与铁塔光线路径容易受树木、房屋等地物遮掩,导致视线不好,测量时需人员登塔架尺,辅助进行测量,大大增加了人员作业风险。因此,人工的测量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且准确率高的判断待检测铁塔的形变的方法。
因此,如何避免现有的检测铁塔形变的方法带来的耗费大量人力,检测人员必须到铁塔处进行实地测量的麻烦,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铁塔形变检测的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检测铁塔形变的方法带来的耗费大量人力,检测人员必须到铁塔处进行实地测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铁塔形变检测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铁塔的点云数据;
基于所述点云数据确定预设数量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的三维坐标;
对于位于任一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确定最高角点与最低角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该级横担的倾斜角度;
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级的横担的倾斜角度判定所述待检测铁塔是否形变。
优选地,该方法中,所述获取待检测铁塔的点云数据,具体包括:
采用无人机携带的摄像头对待检测铁塔进行倾斜拍摄得到待检测铁塔图像;
为所述待检测铁塔图像构建所述待检测铁塔的三维点云模型并提取所述待检测铁塔的点云数据。
优选地,该方法中,所述对于位于任一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确定最高角点与最低角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该级横担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对于位于任一级横担上的四个角点A、B、C和D,A的三维坐标为(XA,YA,ZA),B的三维坐标为(XB,YB,ZB),C的三维坐标为(XC,YC,ZC),D的三维坐标为(XD,YD,ZD);
若ZA、ZB、ZC和ZD中最大的是ZA,最小的是ZD,
则该级横担的倾斜角度θ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该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级的横担的倾斜角度判定所述待检测铁塔是否形变,具体包括:
所述预设数量为N,确定N级的横担对应的N个倾斜角度中超过预设临界角度的倾斜角度的个数为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1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