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1752.4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前;陈玉涛;王亚丽;杨心平;张君;白昊;王建华;康彦力;黄磊;程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向前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田颖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移动 公路 桥梁 橡胶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包括支座本体,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铰接有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二杆体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环形板靠近第二环形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本装置在支座本体受到较大外力影响时,第二杆体推动滑块挤压第二弹簧,同时由第三杆体带动第二环形板并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力回弹并起缓冲作用,防止支座本体偏移幅度过大,影响支座本体的正常使用,同时避免发生因支座本体偏移导致的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盆式橡胶支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盆式橡胶支座是钢构件与橡胶组合而成的新型桥梁支座,与同类的其它型号盆式支座和铸钢辊轴支座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水平位移量大、转动灵活等优点,盆式橡胶支座是由上座板、密封圈、橡胶板、底盆、地脚螺栓和防尘罩等组成的,加工制造方便,节省钢材,降低造价等优点,是适宜于大垮桥梁使用的较理想的支座,支座承载力为31个级别,承载力0.8MN-60MN,能满足大型桥梁建造的需要,在标准系列中,固定支座在各方向和单向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载力均不小于支座坚向承载力的10%,抗震型支座水平承载力不小于支座坚向承载力的20%,加5201硅脂润滑后,耐寒型活动支座设计摩阻系数最小取0.06,盆式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封闭钢制盆腔内的弹性橡胶块,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具有流体的性质,来实现上部结构的转动;同时依靠中间钢板上的聚四氟乙烯板与上座板上的不锈钢板之间的低磨擦系数来实现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从实验的数据来看,橡胶处于三向约束状态时的抗压弹性模量为5*104kg/cm2,比无侧向约束的抗压弹性模量增大近20倍,因而支座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解决了普通橡胶支座承载能力的局限,所以,盆式橡胶支座是能满足大的支承反力,大的水平位移,大的转角要求的新型产品,目前使用的单向移动式橡胶支座由于单向受力,在受其他外力干扰时,容易出现橡胶支座偏移,大幅度的偏移会影响其正常使用,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移动的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铰接有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二杆体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均与滑块焊接,两个所述第二杆体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均与两个滑块相邻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杆体,两个所述第三杆体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均贯穿第二壳体,两个所述第三杆体贯穿第二壳体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三杆体位于第二壳体内部的一端外侧壁均焊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远离第二环形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三环形板靠近第二环形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三环形板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板焊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二环形板的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焊接有第四环形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部粘接有橡胶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壳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支座本体中心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一杆体,两个所述第一杆体相邻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一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向前,未经徐向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1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