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2452.8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侯腾腾;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32;C09D5/24;C09D5/38;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效果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90‑110份、塑料微球10‑30份、固化剂4‑10份、促进剂5‑15份、吸波剂50‑150份、气凝胶50‑70份、热塑性树脂10‑30份、磁性金属粉末30‑50份、水60‑80份。通过中和配制,以气凝胶材料为载体,将磁性金属粉末例如铁材料沉积到气凝胶内部,再向内添加热塑性树脂,利用热塑性树脂的绝缘特性,制成的热塑性吸波材料,具有高电阻率的复合性吸波材料基板,再利用环氧树脂和塑料微球的热固性,通过向内添加固化剂和促进剂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进行增进,增加了吸波材料整体的吸波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也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提高了抗静电效果,也达到了材料的轻质化,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生产工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机场、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电磁辐射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研究证实,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最佳,它具有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特点。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可吸收泄露的电磁辐射,能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从低磁导向高磁导方向传播的规律,利用高磁导率铁氧体引导电磁波,通过共振,大量吸收电磁波的辐射能量,再通过耦合把电磁波的能量转变成热能,治理电磁污染是需要极其重视的研究目标。
现有技术采用橡胶例如聚硫橡胶、端羟基丁酯橡胶等对环氧树脂改性,但这种方法会使得树脂的机械性能和高温性能损失很大;采用有机硅树脂改性虽然既能提高介电性能,又能提高韧性和耐高温性,降低内应力,但是有机硅树脂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差;采用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刚性粒子的方法技能降低材料成本,控制材料的热膨胀与收缩,又能提高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但是会使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内应力增大,且现有的吸波材料的基材有FR-4材料、陶瓷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等,有一些专利文献公开了使用过渡金属基气凝胶、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等作为吸波材料,较典型的是使用氧化铁气凝胶实现的铁基材料。FR-4材料质量重,无法满足很多环境下“轻质”的需求,对于四氧化三铁气凝胶,如果直接将其作为吸波材料,吸波效果不好,如果将该四氧化三铁气凝胶直接还原成纳米铁,则还原过程中随着氧的失去,网络会塌陷,纳米孔消失,而且剩下的铁由于自身磁场作用,也易发生团聚,故无法实现铁的纳米化和整个吸波材料的轻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通过中和配制,以气凝胶材料为载体,将磁性金属粉末例如铁材料沉积到气凝胶内部,再向内添加热塑性树脂,利用热塑性树脂的绝缘特性,制成的热塑性吸波材料,具有高电阻率的复合性吸波材料基板,再利用环氧树脂和塑料微球的热固性,通过向内添加固化剂和促进剂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进行增进,以及添加的塑料微球具有的发泡性,增加了吸波材料整体的吸波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也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提高了抗静电效果,也达到了材料的轻质化,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90-110份、塑料微球10-30份、固化剂4-10份、促进剂5-15份、吸波剂50-150份、气凝胶50-70份、热塑性树脂10-30份、磁性金属粉末30-50份、水60-8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物料:水70份、塑料微球20份、气凝胶60份、热塑性树脂20份、磁性金属粉末40份;
S2、打浆分散:将原料倒入分散打浆机内部进行打浆分散处理,将不同种类的分类打浆;
S3、物料输送:将经过打浆分散处理后的物料移运至研磨机内部;
S4、物料研磨:开启研磨机,研磨机运转对其内部物料进行高效研磨处理,在剪切力作用下,将原料内部空气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