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塑料餐盒回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2453.2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汀仁;范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汀仁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7/02;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2C18/16;B02C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储德江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塑料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环保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餐盒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主体和粉碎仓,主体内并位于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分流板,分流板的两侧均为倾斜式结构,主体内并位于分流板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粉碎仓,粉碎仓内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粉碎板,粉碎板与分流板相对应的一侧均为开放式结构,粉碎板上均对称开设有若干通孔,粉碎板的内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粉碎刀片,主体内并位于粉碎板的一端均设有转盘,转盘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轴,搅拌轴上均对称开设有若干切割槽。本发明在对塑料餐盒进行粉碎时,对产生的塑料碎屑和粉尘进行收集,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餐盒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餐饮业发展迅速,导致塑料餐盒使用频繁,这些塑料餐盒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污染,现有的塑料餐盒基本都是可降解的材质,并且为回收这些可降解的塑料餐盒开发了一整套的回收处理方法。
现有的回收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将塑料餐盒回收后统一清洗,粉碎之后进行降解,这种处理方法在对塑料餐盒进行粉碎时,容易产生大量的塑料碎屑和粉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这些塑料碎屑会粘附在粉碎设备上,不易收集,长期使用会影响片粉碎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塑料餐盒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在对塑料餐盒进行粉碎时,对产生的塑料碎屑和粉尘进行收集,提高了回收效率,同时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塑料餐盒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主体和粉碎仓,所述的主体内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顶部贯穿所述主体,所述输送槽内对称插设有若干一号转轮,所述一号转轮之间对称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一号转轮的一端均贯穿所述主体并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主体内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均为倾斜式结构,所述主体内并位于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粉碎仓,所述粉碎仓内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粉碎板,所述粉碎板均为圆弧形中空结构,所述粉碎板与所述分流板相对应的一侧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粉碎板上均对称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粉碎板的内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粉碎刀片,所述粉碎刀片均为圆环形结构,所述主体内并位于所述粉碎板的一端均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均与所述粉碎板对称设置并插设在所述粉碎板内,所述搅拌轴上均对称开设有若干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均与所述粉碎刀片对称设置,所述转盘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均贯穿所述主体并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
所述的分流板上对称插设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的一端均贯穿所述主体并固定连接有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三号齿轮远离所述二号转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号齿轮,所述四号齿轮的直径均小于三号齿轮,所述四号齿轮均与所述二号齿轮对称设置,所述四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之间均套设有齿轮皮带,所述四号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旋转电机,所述二号转轴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顶部均贯穿所述分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旋转电机,所述一号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齿轮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内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均为倾斜式结构,所述过滤板均与所述主体的内壁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均与所述滤板对称设置,所述主体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收集口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收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汀仁,未经张汀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