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吸食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2476.3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丁香乾;蒲强;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57;A24F40/50;A24D1/20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会晴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燃烧 传统 卷烟 吸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吸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具(7);加热器具(7)其包括
壳体,作为载体,用于使用者手持;
加热管(13),置于壳体之中,用于插入烟支的加热吸食段(2)并对其加热吸食段(2)从外侧向中心加热至设定温度;
加热部(14),以电加热方式给加热管(13)升温和/或保温;
保温部(15),外罩于或包络于加热管(13)外侧壁上;
烟嘴(8),根部以固定或可拆装方式安装于壳体上,嘴端用于使用者吸食时使用;
嘴内腔(9),贯通于烟嘴(8)且与加热管(13)连通;当使用者通过烟嘴(8)吸食时,加热吸食段(2)经加热管(13)加热后产生的挥发性烟气和/或烟雾,通过嘴内腔(9)排出;
在使用者将加热吸食段(2)放置于加热管(13)加热之时或加热之前,在加热吸食段(2)中加注、涂抹、浸蘸或存储有调制料液(5);
当加热烟支抽吸时,外界空气从加热管(13)外端的明火点燃烟(1)的卷烟纸或明火点燃烟(1)的滤嘴进入到加热吸食段(2)中,与加热吸食段(2)加热产生的烟气/烟雾混溶,通过嘴内腔(9)排出;
当加热吸食段(2)被加热变成已加热过段(6)后,通过人工或通过剪断工具(3)将已加热过段(6)截去;
装置还包括调制料液(5)的存储容器;存储容器的调制料液(5)通过带有针头且针头顶端部开孔或侧壁开孔顶端部导向的注液器(4)加注到加热吸食段(2)或加热吸食段(2)在存储容器中以蘸取的方式加注调制料液(5);
调制料液(5)包括溶液和/或溶质;
在加热管(13)进口处设置有密封件(18),加热吸食段(2)根部连接有非加热吸食段,
密封件(18)的内侧壁用于与非加热吸食段外侧壁接触;
加热部(14)包括电热丝,其外套或内置于或一体于加热管(13)上;
保温部(15)包括真空管或隔热管,用以减少或阻挡加热部(14)与壳体和/或加热管(13)与壳体的热传递;
在嘴内腔(9)与加热管(13)之间设置有用于插装加热吸食段(2)端部的第一支撑和/隔热件(16);
在加热管(13)进口内设置有用于插装加热吸食段(2)根部的第二支撑和/隔热件(17);
在加热管(13)进口端设置有用于插装加热吸食段(2)根部的入口支撑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吸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a),烟支为明火点燃烟(1),加热吸食段(2)为明火点燃烟(1)的一部分;
b),加热吸食段(2)长度不大于35mm;
e),溶液包括水、甘油、丙二醇或酒精;溶质包括调味剂、香料或药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吸食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加热烟支抽吸时,外界空气从加热管(13)外端的明火点燃烟(1)的卷烟纸或滤嘴进入到加热吸食段(2)中,与加热吸食段(2)中加热产生的烟气或烟雾混溶,并通过嘴内腔(9)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a),密封件(18)为具有弹性形变的密封环或凸起;
b),密封件(18)材料为液态硅胶;
c),在加热管(13)与密封件(18)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和/隔热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传统卷烟的吸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设置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控制电池供电电路的电源开关、用于感知加热管(13)温度、控制加热部(14)加热温度的温控器(21)、显示电池电量的电量警示灯(23)、设定加热部(14)设定时间的时间控制器(22)和/或用于感知烟气和/或烟雾在加热管(13)中压力或流速的压力/气流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4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