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2668.4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富 |
主分类号: | B60C23/06 | 分类号: | B60C23/06;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轮 之间 间隙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左移动座、右移动座、受力体和正反丝杆,上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车本体上,下连接座上固定连接受力体,正反牙螺杆其中一端置于保护壳体内,保护壳连接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连接在车本体上,第二轴承上固定连接缓冲壳,缓冲壳内置缓冲座,缓冲座与缓冲壳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座顶部设有推杆,推杆贯穿缓冲壳,推杆对应位置的保护壳顶部设有按钮,缓冲壳侧部垂直固定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对应位置的保护壳侧部设有导向槽,导向杆置于导向槽,按钮电性连接报警器,报警器置于车本体的驾驶室内且与车载电池电性连接。本发明优点有:便于检测,检测准确和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及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行驶的载重汽车如果发生爆胎,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而这些车辆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施工的现场路面情况较差,特别是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石头等坚硬的物体,当石头卡在双轮胎之间的间隙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石头会不断磨损轮胎侧壁,最终导致爆胎,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安全事故;现有的检测通过设置传感器,通过反馈的信号来确定是否卡石,然而施工现场扬尘严重,能见度低,从而造成信号干扰,发生误判,同时石子会随轮胎转动,转动的石子会与传感器发生碰撞,易损坏传感器,造成传感器失效,从而不能够及时检修,严重会导致爆胎。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检测、检测准确和不易损坏的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左移动座、右移动座、受力体和正反丝杆,所述上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车本体上,所述上连接座铰接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的一端,所述左上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移动座上,所述右上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右移动座上,所述下连接座铰接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的一端,所述左下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移动座上,所述右下连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右移动座上,所述左移动座和所述右移动座均螺纹连接所述正反牙丝杆,所述正反牙丝杆上靠近端部位置对称设有一组抵挡座,所述正反牙丝杆中部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垂直固定连接伸缩杆一端,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抵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抵在第一轴承上,所述下连接座上固定连接受力体,所述受力体置于轮胎之间的间隙中且不与轮胎接触,所述正反牙螺杆其中一端置于保护壳体内,且在端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保护壳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本体上,所述第二轴承上固定连接缓冲壳,所述缓冲壳内置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所述缓冲壳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座顶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所述缓冲壳,所述推杆对应位置的所述保护壳顶部设有按钮,所述缓冲壳侧部垂直固定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对应位置的所述保护壳侧部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置于导向槽,所述按钮电性连接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置于所述车本体的驾驶室内且与车载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体底部呈弧段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住石头,石头会随着双轮胎同步转动,当石头转到最顶端,会与受力体接触,且会推动受力体,受力体向上移动,使推杆抵在按钮上,按钮把信号传递给报警器,驾驶员能够及时的清除石头;当石头不与受力体接触,受力体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回位,推动杆远离按钮,警报解除,从而随着石头的转动,会反复的推动受力体,对应的推动杆反复的抵在按钮上,这样能够持续的提醒驾驶员;受力体受到推动的力才会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不会在汽车移动时,由于汽车的惯性发生位置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轮胎之间的间隙夹石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其中示出了受力体未与石头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富,未经张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