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及液位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2901.9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谛;余沐阳;刘昶;胡皓然;陈庆;李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差型储气库液位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及液位测量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套筒和压差传感器;所述套筒的筒壁内从上到下开设有两根毛细管道;所述毛细管道包括两根导压管和一个大气泡腔室,一根导压管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外部连通,并经由所述大气泡腔室与另一根导压管连通;所述另一根导压管另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内部连通;通过毛细管道来传递压强,将需要测量的两液位压强点向上引至同一位置,再利用压差传感器测得压强差并换算成液位差,从而实现储气库液位的测量。本发明提供的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大气泡腔室不仅提高了液位测量的精度,同时避免了压差传感器探头与液体接触,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气库液位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及液位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盐穴储气库是通过注入淡水的方式将盐矿作为溶腔储气的方式建造,其过程为:通过钻井向下打入中心管、中间管、套管等管道;通过注入淡水的方法进行溶解,由排水管排出卤水,并由注水管与套管之间的空隙注入隔离液避免顶部溶解;在上述期间不断根据卤水盐度等技术参数调整参数,控制地下腔穴的几何形状和体积,最终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储气库。在此过程中,腔穴中气液界面的液位测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储气库建成后投入使用后,要求严格密封,会在中心管上使用永久封隔器,这使原来在建造过程中能使用的有线测量方法无法使用,同时井下的环境条件更为严苛,上述条件使得一些现有测量方法及装置很难满足精度要求。
随着储气库技术的进步,需要更精确的液位测量装置辅助储气库的建设,然而目前使用的液位测量设备多为基于回声测距、激光测距等测井设备。在这一层面上,回声测距和激光测距对于井下测井环境要求苛刻:井外介质的变化、井下物体振动会导致回声测距精确度下降;井下介质回光率、管壁不规则也会导致激光测井装置失效。但由于压力的测量并不涉及到以上外部介质的影响,所以在井下液位测量时,压力测量的精度得以提高。使用压力测井时必须测量出两处压强值:液面以上压强值及液面以下压强值。进行作差进而换算成液位差,最终得到实际液位高度。
然而使用压差型传感器液位测量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尽管井下绝对压力值非常大(最大可能达35Mpa),但两处测量点的压强差非常小,在现有技术下,这使得仅仅使用两台压力传感器测量两处绝对压力将产生巨大的误差,这也是基于压差型测量方法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
在授权公布号CN 106352942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基于双差压变送器的液位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优点在于使用两根导压管用以减小液相密度不确定带来的误差。然而该装置最大的缺陷在于采用差压变送器对导压管内的压强差进行测量时,采用的是横向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测量排污工厂液位时有效,但应用至储气库液位测量时不可行,这是由于储气库中心管管道内空间有限,并且不能在管道外新增装置辅助测量;同时,当液位超过预估液位时,装置会直接与外界液体接触,这不仅会干扰装置测量的精度,同时也会缩短测量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及液位测量方法,通过建立带有大气泡腔室的毛细管道传递压强,解决了储气库液位难以测量并且测量精度不高的难题,同时提高了井下液位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差型储气库液位测量装置,包括:包括套筒和压差传感器;所述套筒的筒壁内从上到下开设有第一毛细管道和第二毛细管道;
所述第一毛细管道包括第一导压管、第一大气泡腔室、第二导压管;所述第一导压管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外部连通,并经由所述第一大气泡腔室与所述第二导压管连通;所述第二导压管另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毛细管道包括第三导压管、第二大气泡腔室、第四导压管;所述第三导压管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外部连通,并经由所述第二大气泡腔室与所述第四导压管连通;所述第四导压管另一端和所述套筒的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盒包装折边整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纤维多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