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3029.X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清;戴炳泉;蒋利荣;施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绿色盾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4;C02F1/28;B01D17/04;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含量 生活 污水处理 排放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包括用于集中含油污水的污水集中箱、用于分离油污的分离桶、连接端盖、若干个油污排放管和气浮抽离机构,污水集中箱的顶部开设有敞口,连接端盖的表面与敞口的内壁搭接,油污排放管的一端贯穿连接端盖并延伸至污水集中箱的内部,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该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改进波纹管,在普通管道优点的基础上设置特殊的除油结构,避免油污堆积,改进小范围内气浮方式,将水中悬浮的油污清除,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生活污水排放装置在油污排放过程中,油污容易粘接聚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且后续除油过程难以将悬浮的油污清理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饭店和食堂等用餐的地方,这些地方集中做饭菜,在其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污,这些油污污水经过排水管排放到水循环系统中会造成较大的污染,饭店食堂污水排放需要将油污清除干净,在目前的排放过程中使用到的管道,由于油污容易挂在管内壁上,会增生很多的细菌,油污会越积越多,不仅存在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管道的正常使用,经过管道排放后进入到集中污水的污水桶内,污水通内部的油污大部分仅仅是经过简单的沉淀分离将上层的油污清理掉,但是对于一些结在饭菜上,或者是悬浮在污水中层的油污则难以清理,最后排放出去的污水依旧存在大量的油污,一般的生活污水排放装置在油污排放过程中,油污容易粘接聚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且后续除油过程难以将悬浮的油污清理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所以需要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解决了一般的生活污水排放装置在油污排放过程中,油污容易粘接聚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且后续除油过程难以将悬浮的油污清理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油污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装置,包括用于集中含油污水的污水集中箱、用于分离油污的分离桶、连接端盖、若干个油污排放管和气浮抽离机构,所述污水集中箱的顶部开设有敞口,所述连接端盖的表面与敞口的内壁搭接,所述油污排放管的一端贯穿连接端盖并延伸至污水集中箱的内部,所述气浮抽离机构位于分离桶的内部,所述污水集中箱的表面套接有排水管,设置敞口是为了方便将连接端盖取下来,将气浮抽离机构上的滤渣清理掉。
优选的,所述油污排放管的材料包括波纹管,所述油污排放管的结构包括管内波纹槽、若干条倾斜除油簧、槽内弹簧圈、若干个挤压口、管壁槽、管内清洁棉、橡胶嘴、若干条绞丝、压力圈和扇叶,所述管内波纹槽设置在油污排放管的内部,所述倾斜除油簧的两端分别与油污排放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除油簧的表面与油污排放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槽内弹簧圈卡接在管内波纹槽的内壁上,所述槽内弹簧圈的表面与管内波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槽内弹簧圈的表面与倾斜除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倾斜除油簧是为了倾斜状的弹簧更加方便在波纹管内壁上滑动,且刮动的面积更大,设置槽内弹簧圈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深层刮管内波纹槽内部的油污,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配合倾斜除油簧挤压橡胶嘴,最后更是为了在各个倾斜除油簧之间产生弹性阻力,避免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挤压口开设在管内波纹槽的内壁上,所述管壁槽开设在油污排放管上,所述挤压口与管壁槽连通,所述管内清洁棉位于管壁槽的内部,所述管内清洁棉上镶嵌有分散管,所述分散管的表面套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油污排放管的外部,所述橡胶嘴固定连接在管内清洁棉上,所述橡胶嘴的表面与挤压口的内壁插接,设置管内清洁棉是为了方便将清洁剂混合液均匀的分布,且波纹状的管内清洁棉配合波纹管波纹特点更加方便均匀分布清洁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绿色盾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绿色盾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GB色彩模式的三维物体平面化方法
- 下一篇:同步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