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3147.0 | 申请日: | 202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G01K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李星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叉车 电瓶 温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步骤如下:原信号采集——信号转换——信号重构——发故障信号;A、原信号采集:使用者预先采集电池的温度和电池电解液液位,温度信号的获取:采用安装在智能车用电瓶状态识别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装置获取,得到原始温度信号R(t)后送入信号转换器。本发明通过原信号采集——信号转换——信号重构——发故障信号的检测流程配合,可对电动叉车电瓶的液位和温度的信号进行精确采集,继而再对采集后的原信号进行转换重构处理,从而可有效避免车辆长时间工作导致电池高温或缺液导致工作车辆供电系统瘫痪,继而延长电动叉车电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叉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加液蓄电池在充电未期和过充时,部分电能将水电解变成氧气和氢气挥发掉了,虽然贫液式蓄电池增加了氢氧复合还原成水的设计,但不可避免的存在气体排出,因此电解液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经常在复杂的工况工作时,经常要检查蓄电池的外壳是否有破裂漏液,充电电压过大,会使蓄电池长期处于过充电状态,容易引起电池温度升高,电解液大量提早蒸发,同时放电电流过大,也会引起蓄电池内温度升高加快电解液的消耗,需要使用者对电动叉车的电瓶液位进行经常检查,易使车辆长时间工作导致电池高温或缺液导致工作车辆供电系统瘫痪,继而缩短电动叉车电瓶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易使车辆长时间工作导致电池高温或缺液导致工作车辆供电系统瘫痪,继而缩短电动叉车电瓶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步骤如下:原信号采集——信号转换——信号重构——发故障信号;
A、原信号采集:使用者预先采集电池的温度和电池电解液液位,温度信号的获取:采用安装在智能车用电瓶状态识别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装置获取,得到原始温度信号R(t)后送入信号转换器;液位信号的获取:采用安装在智能车用电瓶状态识别的液位传感器获取装置获取,得到原始液位信号V(g)后送入信号转换器,采集液位的装置浸泡在电解液中会产生电动势;
B、信号转换:采集的信号既有模拟量又有数字量,接着使用者再分别将采集的信号进行统一化处理;
C、信号重构:获取原始温度信号R(t)经过信号转换器与液位信号V(g)后进行信号重构;
D、发故障信号:将重构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发出故障信号;
所述电动叉车电瓶液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集成电路U1、数个电阻R、数个电容C、数个恒流二极管CRD和数个MOS场效应管,并通过电路连接形成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数个外部连接点。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A中,电瓶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路中的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U1的pin2输出脚输出低电平导致U1的pin3输出脚输出高电平,当充电电路中的电容两端电压上升,且高于U1内部比较器的电压时,U1的pin3输出脚输出会翻转,变为输出低电平。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A中,电瓶放电过程中放电电路中的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U1的pin6输出脚输出高电平导致U1的pin3输出脚输出低电平,当放电电路中的电容两端电压下降,且低于U1内部比较器的电压时,U1的pin3输出脚输出会翻转,变为输出高电平,最终输出方波。
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1和玻璃封装热敏电阻Rt,在所述步骤A中,方波的频率会随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而变化,方波的频率推导公式:高电平持续时间:TH=((R9+R10)+(R11//Rt))*Cln2≈0.7((R9+R10)+(R11//Rt))*C,低电平持续时间:TL=(R11//Rt)*Cln2≈0.7(R11//Rt)*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